目前現狀
微生物菌種是寶貴的生物資源,對微生物學研究和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所以菌種的分類及保藏非常重要。當前,大部分實驗室仍采用傳統人工方式來管理和保藏病原微生物樣本信息,不僅效率低下,且耗費大量人力,資源浪費的同時準確度也得不到保證,同時礙于紙質記錄的局限性以及查閱的繁復性,在人員更迭中資源的信息沒有得到有效的跟蹤導致菌種的完整性缺失,信息差以及人工誤差都會形成混亂的且無法準確查詢的結果,資源方面造成極大的浪費,還增加了實驗室生物*全隱患。
建設意義
隨著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菌種樣本管理系統的研發,有助于菌種樣本管理水平的提高,盛元廣通病原微生物保藏信息管理系統通過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簽解決生物樣本傳統管理弊端,目前服務于科研機構、醫院、疾控中心等。在系統數據庫內為生物樣本自動生成具有*一性的自定義編號,可以進行批量的菌種出入庫操作,不僅可以快速追蹤樣本信息和記錄,而且增加樣本管理的準確性。同時在樣本保存的溫度監測方面,引入溫度智能監控報警管理系統來嚴格監控和記錄臨床試驗樣本的保存溫度,可實現樣本存儲質量的全程追蹤。
功能模塊
讓病原微生物菌種樣本管理更加*全、便捷、智能,該系統已成功應用在大規模生物樣本管理,系統搭載自動化存儲設備,以及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簽管理,實現一鍵操作自動批量出入庫,系統規劃和跟蹤每個存儲位置的容量,以便于管理庫存存儲、菌種樣本使用和樣本轉移,實現樣本庫的精細化管理,達到可以快速追蹤樣本信息和記錄,對于生物樣本的科學收集、使用、實驗數據等進行了科學規范化管理,增加了樣本管理的準確度。病原微生物保藏信息管理系統運行功能流程如下:
創建空間:系統在對試驗類別、樣本類型、周期、數量、保存方式的特點,對生物樣本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定制,系統建立電子病原微生物樣本信息庫,實驗室涉及病原微生物操作項目友好人機界面方便錄入以及查閱,實現樣本的數據信息和編碼管理。
樣本采集:為解決手寫的可變性和可能產生的誤讀,系統實現多樣化采集管理,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菌種樣本收發室"給每個樣本一個編號,引用二維碼以及RFID技術將樣本信息(樣本編號、樣本編碼、試驗編碼、采樣時間點、樣本類型等)與樣本管條碼的綁定,打印條碼標識快速管理樣本,包含樣本信息的一維或者二維編碼,在生物樣本信息管理系統中對樣本的標簽標識規則進行管理,并批量打印標簽備用。
樣本接收-入庫:生物樣本采集完成后,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菌種樣本收發室"對送檢的樣本與"檢測申請單"進行檢查。系統對菌種樣本與數據信息要編號管理,所有經由系統入庫樣本均規范數據配置等,由生物樣本采集者或核對者及時將樣本遞交至實驗室,屆時由實驗室人員在系統中對生物樣本的編碼及數量進行核對和接收,主要對手續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范、數量是否滿足、有無變質、損壞,如均符合要求,即可接受,樣本入庫前,樣本管理人員需核對每個樣本的狀態和信息,核對正確無誤后,方可進行樣本入庫操作。樣本采集者或核對者與接收人員在線記錄接收時間并簽名確認。
樣本出庫:在生物樣本信息管理系統中篩選出目標樣本,錄入樣本、操作人、運輸物流和分析單位等信息,在將一切都已在線操作后,完成目標樣本系統批量轉出,隨后取出目標樣本,完成實物批量掃描出庫,并放入轉運箱,*后于管理系統中確認樣本出庫并打印單據。
樣本出庫審核:由實驗室管理人員在系統中對對出庫樣本提交出庫手續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范、數量是否滿足、有無變質、損壞,如均符合要求,審核出庫確認,還需在生物樣本信息管理系統臺賬中準確了解樣本狀態,追蹤樣本在流程中的痕跡,記錄執行人員的操作,保證數據記錄真實準確以及生物樣本的管理軌跡清晰可追溯。
樣本留樣:系統自動生成二維碼樣品編號,在有效保存期內要根據保留樣品的特性妥善保管好樣本,保證樣本質量的穩定性,同時也需要在系統中詳細記錄留樣的標簽編碼、容器管理、樣本類型、試驗周期、試驗類別、采樣時間,樣本交接也只需要掃碼系統自動建立臺賬進行管理。
樣本處置:根據申請者所申請的病原微生物菌種樣本類型和數量以及位置情況,庫存狀態自動更新,可設置庫存余量提醒功能,通過掃碼編號查找樣本確認接收,如提出申請未及時取出超時系統將自動過期處理作廢,同時還可以提醒管理人員及時補充相關物料。擺脫樣本庫物料種類繁多,補貨無規律導致的信息管理混亂的局面,整體實現物料管理信息化。
樣本歸還:系統對申請者提交的申請病原微生物菌種樣本領取記錄,依據樣本管理要求采取誰領用,誰歸還的原則管理,取樣人需向樣本主管提供樣本的批號、型號、數量,以及使用的位置情況系統進行批量核對,自動引導出入庫操作、動態庫存顯示,對于已經掃碼領用樣本的歸還,通過掃碼歸還或手工錄入系統兩種方式來實現,通過系統能夠有效提高保藏管理工作效率、減少人員失誤、保障菌(毒)種和樣本質量*全。
報告管理:系統自動根據實際將病原微生物菌種樣本保藏狀態生成報告,按不同菌種樣本信息查看,樣本報告狀態分為:登記中的報告、檢驗中的報告、審核中的報告、批準中的報告、合格的報告、退檢的報告、超期的報告、所有報告均可在線瀏覽且保存到本地以及打印。
智能硬件:保藏管理硬件設備主要構成:
1、智能樣本定位儀:將無線射頻識別(RFID)賦予樣本標識自動讀取樣本信息,一個樣本一個編碼,對樣本的位置信息實時監控定位原始樣本擺放情況,當實驗人員錯誤存取樣本會進行提示,系統聯動發布告警消息。
2、便攜式智能采集終端:搭載病原微生物菌種信息管理系統在對菌種樣本接收、入庫、出庫、領取、歸還、保藏等環節自動更新同步,應用靈活且不受空間地域限制就能完成各項業務。
3、射頻打印機:系統兼容靈敏度非常強的超高頻射頻標簽打印機,均由射頻打印機經系統錄入病原微生物菌種樣本標簽編碼、容器類型、樣本類型、試驗周期、試驗類別、采樣時間、入庫、出庫等完成標簽信息寫入。
4、智能交互終端:根據需求定制模塊,可實現實驗人員身份閱讀器,庫存菌種樣本數據查閱、業務操作數據等內容通過交互軟件內置在系統上應用。
5、身份識別終端:所有可接觸到病原微生物菌種的實驗人員都需配合識別射頻身份識別卡使用,經過有效管理減少人員失誤。
6、高拍儀:*效的紙質文件電子化處理和影像采集設備,解決了大量紙質文檔的歸集、存儲問題,文件拍攝效果無空間限制,加快了實驗人員的錄入效率。
平臺運行優勢:
系統投用后,將妥善規范疾控中心實驗室病原微生物信息保藏管理系統體系,支持連接樣本業務相關的檢驗系統、實驗室系統、科研數據庫,提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的樣本保藏業務能力,通過智能設備及業務系統建設實現樣本保藏管理,*除管理隱患,提高管理效率,實現化驗員僅錄入樣本信息、過程數據、環境數據,原始記錄,實現監測數據*面可溯,解決疾控中心多實驗室樣本數據的收集、分析、報告、管理的自動化與無紙化,告別人工紙質依賴,*面提升樣本檢測效率與分析結論準確率。*除疾控領域中不同區域、不同平臺、不同業務之間的“信息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