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硐結構膠使用技巧及常見問題分析
硅硐結構膠是一種強度高、粘性強、彈性好、高模量的一種膠粘劑,在目前主要用于金屬、陶瓷、塑料、橡膠、木材等同種材料或者不同種材料之間的粘接,可部分替焊接、鉚接、螺栓連接等傳統連接形式。而且也取得用戶信任與喜愛,在現在家裝建筑中非常常見。下面塔薩尼玻璃膠帶大家了解下硅硐結構膠使用技巧及常見問題分析。
單組分結構膠可用手動或氣動施膠體直接從塑料管或香腸型包裝中擠出,雙組分結構膠必須使用專用的施膠混合設備進行施膠。目前來說,硅酮結構膠應在溫度5℃-405℃,相對溫度40%-80%r的清潔環境條件下使用,這樣可獲得較佳的粘結效果。經過清洗過的基材待粘結表面的附近部位都應貼上臨時性保護膠帶,若要使用底涂應在施膠之前進行。
固化區域必須整潔,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溫度應保持5℃-40℃。相對溫度應保持在40%-80%;若溫度低于50%,應延長單元件的養護時間。用戶應注意在膠縫設計寬度大于16mm時,應盡量使用雙面涂膠法,即將雙面膠條放在膠縫的中部,在膠條的兩邊施膠,使膠的固化速度加快,避免因雙面膠條的透氣性不好而影響膠的深部固化。
1、硅硐結構膠的使用技巧:
1.1、單組份硅酮結構膠可直接涂敷于鋁材和玻璃之間粘接,它靠吸收空氣中的潮氣而進行水解,縮合由表及里而固化,要求打膠室內清潔,溫度不低于23℃,相對濕度不低于40%,否則將影響固化,使膠層強度降低。
1.2、單組份硅酮結構膠分酸性和中性,酸性膠固化時釋放醋酸,對隱框幕墻用的真空磁濺射法生產的鍍膜玻璃的膜層起腐蝕作用而成花臉,因此應使用中性硅酮結構膠。
1.3、雙組份硅酮結構結構膠在使用前必須向基膠中加入催加劑,在專用的打膠機內充分混合涂敷鋁材和玻璃之間,進行粘接固化。雙組份膠都是中性膠。
1.4、硅酮結構膠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膠和被粘接的鋁材、玻璃、泡沫條之間存在一個相容性問題,要做相容性試驗,這種試驗國內暫時還做不了。
若相容性試驗結果表明結構膠和三材之一不相容,即使粘接過程中,當時各種強度指標均達到要求。半年或稍長一點時間過后,硅酮結構膠便會變色變質成液體狀態從而失去粘結能力,玻璃會落下來,造成嚴重后果。所以為確保硅酮結構膠粘結能力的長久,必須做相容性試驗。
2、結構膠常見問題分析:
2.1、膠內夾有氣泡:一般而言,膠體本身是沒有氣泡的,膠體夾有的氣泡極可能是運輸或施工過程中混入了空氣,如:⑴更換膠桶時排氣未排干凈;⑵組分在上機后壓盤未壓下去,導致排泡不徹底。因此,在使用前排泡要徹底,使用過程中應正確操作打膠機,保證密封從而阻止空氣進入。若懷疑產品自身就帶有氣泡,可以通過蝴蝶試驗來進行判斷。
2.2、與基材粘接不良:密封膠不是{wn}膠,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不能保證與所有基材都粘接良好。隨著現在基材表面處理方式和新工藝的多樣化,密封膠與基材粘接速度和粘接效果也不同。結構膠與基材粘接界面破壞的形式有三種,一是內聚破壞,即粘接力>內聚力;二是粘接破壞,即粘接力<內聚力,三是兩種破壞形式均有,粘接破壞面積小于等于20%為合格,粘接破壞面積超過20%時為不合格;粘接破壞面積超過20%時都是實際應用中不希望出現的現象。
2.3、與附件不相容:與附件不相容的原因是密封膠與相接觸的附件產生了物理或化學方應,導致的危害有結構膠變色、與基材不粘、結構膠性能下降、結構膠壽命變短等。
硅硐結構膠作為一種單組分模量高,有高強度、高穩定性、優異的耐老化、耐高溫等優異的性能的膠粘劑,在目前應用最為廣泛,以上就是塔薩尼玻璃膠的相關分享,希望能給用戶帶來一些幫助,更好針對性去使用產品,提高施工質量與效率。
熱線:133-9292-7276洪經理
來源:http://(樂俊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