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中的嘉定通寶、寶慶元寶、大宋元寶怎樣鑒定真假
嘉定通寶鑄造于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年)。錢面文字以楷書書寫,大多面文為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
嘉定通寶有小平、折二以及折五大錢,錢背文字記年自“元”至“十六”,也有一些錢背光而無文。南宋錢中以此錢肉薄字淺最為突出。鐵鏈與銅錢在形制上相同。其鐵錢面文以楷書書寫,寫法多變。
面文有自上而下而右而左的直讀,也有自上而右而下而左的旋讀,其錢以折二錢為主,大小不一。錢背文記年,記年從"元”至“十七”,并記監。這種錢還有光背無文以及背文有“用五”“行五”折五錢等各式版式近百多種、是南宋錢里數量最豐富的。
寶慶元寶鑄造于宋理宗趙昀寶慶年間(1225~1227年),此錢為鐵錢。錢面文字以楷書書寫,自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
寶慶元寶有小平、折三兩種錢。1985年在江蘇高郵出土少許,從出土錢上可見小平錢背文為“漢一”,折三錢背文有“定三”“惠三”“惠正三”等,這些錢都是世上流傳較少的罕見之品。需引起注意的是世上流傳的大銅錢多為后人偽造。
大宋元寶鑄造于宋理宗寶慶年間(1225~1227年),是一種非年號的錢。錢面文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
大宋元寶有小平,折二兩種錢。錢的背文有光而無文的,也有記年的,記年從“元”至“三”。大宋元寶錢的鐵錢有小平與折三兩種,小平錢背文有記地記年記監,如“僅”“定”“新元”等;折三的背文為“定三”"西三”“泉三”等,與銅錢相比其品種更多。
國應運元年,應運元寶的面文以隸書書寫,字形質仆,字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其錢為小平錢,銅色青白,錢背上隱約有朵星紋。其錢行于四川一帶,因李順稱王五個月就戰敗身亡,因此這種錢幣流傳到現在少之又少,極為珍貴。
原創作者:信昶銀藝術品審核中心,轉載請說明出處。更多藝術品收藏鑒定知識http://.(打開即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