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建材網訊:經過幾十年的沉淀和不斷進步,佛山現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zd0}的建筑衛生陶瓷生產、出口基地及陶瓷商品集散、會展中心。據中華建材網獲悉,為促進陶瓷產業的轉型升級,9月30日,佛山禪城區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舉行禪城區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暨啟動大會,針對陶瓷質量,雙方將持續完善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管理機制,為陶瓷出口樹立質量標桿。
據悉,佛山建筑陶瓷年銷售額占全國70%,出口額占全國60%。雖然如此,但是佛山陶瓷出口仍面臨大而不強、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加上世界經濟持續疲軟,行業競爭加劇,出口陶瓷轉型升級的壓力劇增。為打造“世界陶瓷之都”以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近幾年,佛山禪城加快了傳統陶瓷產業轉型步伐,提出陶瓷工業總產值至2020年要達到500億元以上,把陶瓷產業打造成為都市型、創新型、知識型現代產業,并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陶瓷產業現代服務基地。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設正是禪城促進傳統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一次重要探索。
佛山陶瓷產品整體聲譽良好 但仍面臨相關問題
據統計,目前佛山建筑陶瓷和衛生陶瓷產能分別占全國20%和7%,陶瓷裝備和色釉料產值分別占全國的80%和50%以上,佛山的建筑陶瓷年銷售額占全國70%,出口額占全國60%。而禪城作為佛山最重要的陶瓷產業基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覆蓋研發、生產和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條,成為全球{zd0}的陶瓷貿易集聚地。
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出口陶瓷產區,佛山陶瓷出口量巨大,產品質量在國內處于{lx1}地位,出口合格率在95%以上,并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產品整體聲譽良好。雖然在總量上達到了{sjlx}水平,但佛山陶瓷仍面臨著大而不強、產品附加值低、環保排放壓力大等問題。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下滑,佛山陶瓷出口還面臨著來自國內其他產區陶瓷企業的競爭壓力。面對內外交困,樹立產品質量標桿增加產品附加值,成為了擺在佛山陶瓷產業面前的{wy}出路。
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設,正是禪城探索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嘗試。早在去年7月份,禪城區就與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探索了示范區創建工作,雙方致力于構建和完善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管理機制,建成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強、產品質量安全高、自主創新能力強、產業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有力的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在誠信經營、質量管理、品牌建設、社會責任、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行業yl、帶動和示范作用。
今年6月份,禪城區政府印發了《禪城區建設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對示范區的建設目標進行了分解,要求區域內示范企業應達30家以上,其中具有較高知名度、誠信度的ltqy不少于3家;全部示范企業出口總量占當地出口總量的10%以上,其中ltqy出口規模占全部示范企業出口總量的20%以上;擁有自主品牌示范企業5個以上;示范區內企業{bfb}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和自檢自控體系等。此外,對于企業誠信體系、自主創新體系、示范企業培育幫扶體系的構建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對企業采取幫扶升級等方案 逐步提升佛山陶瓷質量
為實現示范區建設目標,根據方案要求,禪城區和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將采取一系列舉措促進出口陶瓷質量提升。具體來說,該局將按國家質檢總局《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的規定,加大對出口陶瓷企業分類管理力度,對區域內質量安全信譽好、擁有自主品牌、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二類出口陶瓷企業每年推薦不少于5家為一類企業;對遵守各項法律法規、誠信經營的三類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幫扶升級;加強對四類企業的嚴密監管。
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分類管理合格評定體系電子化,強化出口產品電子化監管及風險管理,重點探索商品檢驗、風險項目檢測、關鍵因子控制及敏感環節監管機制,促進出口陶瓷產品質量全面提升。為了鼓勵企業發展自主品牌,禪城將對區域內擁有自主品牌出口的示范企業優先推薦申報出口免驗,優先推薦申報各級政府質量獎。為了提升陶瓷產品檢測技術和研發能力,由區政府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支持在示范區建設廣東出口陶瓷與配套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促進陶瓷產品出口安全等{gjj}檢測重點實驗室的良性運作,進一步擴充檢測項目,拓展檢測服務領域和范圍,逐步實現出口陶瓷檢測本地化。
建立完善的公共技術服務體系,由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等向出口陶瓷企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形成企業與平臺之間的良好互動,對示范企業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以彌補相關經費不足,推動公共技術服務可持續發展。按照統一的信息標準和技術規范,依法依規記錄和整合企業的信用信息,加強對企業市場準入、納稅、信貸、合同履行、產品質量等相關信用信息的記錄,建立完善各自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建立健全企業信用檔案,并及時向公共聯合征信系統提供和更新企業信用信息。
示范區為禪城陶瓷帶來紅利 技術性貿易措施還須努力
隨著示范區的順利推動,示范區給禪城陶瓷產業帶來的紅利逐步顯現。目前佛山建筑陶瓷基地已成為商務部首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成功設立了國家建筑衛生陶瓷檢測重點實驗室,為該基地提供技術支持的公共技術平臺,為佛山建筑陶瓷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此外,該局還設立了廣東出口陶瓷與建材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作為廣東省中小企業局認定的廣東省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免費信息咨詢服務。除了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外,示范區的建設也為本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支撐。
技術性貿易措施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產品出口的第二大制約因素。針對出口陶瓷企業可能面臨的技術性貿易措施,2015年質檢總局標法中心、佛山市、廣東檢驗檢疫局三方共建的中國WTO/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陶瓷產品研究評議基地落戶禪城,這是{dy}批在地方產區建立的評議基地,能夠發揮WTO通報評議、建設技術性貿易措施共享平臺、國內外標準法規信息和證據的采集和報送、預警信息的收集和發布等功能。
今年上半年,評議基地就針對沙特阿拉伯發布擬修訂坐便器產品標準舉辦了通報評議會,全國各地幾十位企業及行業專家參加了評議會,最終形成書面材料呈送國家通報咨詢中心并最終向WTO遞交。6月1日,針對陶瓷出口埃及新政,陶瓷評議基地聯合國外認證公司舉辦出口埃及新政宣貫及質量培訓會,共同解讀埃及出口要求,幫助陶瓷企業出口埃及。來自全國各地60余家陶瓷出口企業的100多位代表參加了培訓會。該負責人表示,評議基地為中央與地方政府、職能部門與企業一起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式和思路,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