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最終取決于企業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對成本控制有所作為,低成本成為衡量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優勢的重要砝碼。加強成本管理,更有效地降低成本,在企業經營戰略中已處于極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它從根本上決定著企業競爭力的強弱。在信息化的條件下,企業如何充分運用專業中小企業ERP系統中“成本控制”思想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是制造型企業求得生存和發展之路。因為對于科技含量不高的離散制造型企業來說,產品的利潤非常微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陷于虧損的泥潭中。
在整個ERP控制的核心部分,影響到一個產品的市場定價的主要因素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采購的物料成本,一個是生產制造的費用。在采購管理方面,成本控制的關鍵點有:
01
采購物料的市場價格
材料的價格應該瞄準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特別是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國際環境下,進口國外的材料更有利于降低采購成本,要改變依托單一的供應商供貨的模式,不斷發展新的供應商,同一材料選擇多家供應商,對于需求較大的大宗材料可以采用競標的模式來確定新的供應商。
02
按需采購
除了戰略采購外,其余的需求都依照專業中小企業ERP系統的建議,按照訂單采購,嚴格控制采購寬量和超訂單入庫的情況,設置合理的采購計劃參數,如采購提前期(LEADTIME)、產出率,要做到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優化這些參數,避免因為類似的參數值過期而脫離實際情況,導致庫存物料的呆滯,占用資金。除了按照需求的數量采購外,按照需求的時間采購也是按需采購的重要的一部分,物料不按期交貨,生產線停工待料是{zd0}的浪費,也是{zd0}的成本。
03
物流費用
物流的成本越來越高,它直接影響到采購成本的提升,如何選擇和發展周邊地區的供應商,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你必須與他一起共同成長,幫助其改善管理,提高質量等。因為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己擴展到企業的整個供應鏈之間的較量。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表現為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供應鏈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商、客戶等各環節的資源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整個供應鏈成本低于相互競爭的其他供應鏈,該供應鏈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處于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的成本隨著供應鏈成本的優化而降低,企業的競爭力會得到加強。還有就是長期物流的業務采取外包的方式,也可以公開競標,尋求固定的合作伙伴。
04
采購物料的質量成本
我們是要{zh0}的質量還是要{zy}惠的價格,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需要找到其平衡點。質量太差,一方面會影響到生產的效率,另一方面太多的挑選、特采容易產生質量事故,頻繁的退貨、退換無疑會產生更多的工作量和增加物流的成本等。還有就是對質量判斷標準{wy}性的統一,不能自相矛盾,應該更注重性能結構方面的問題,外觀問題可以合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