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預防孩子出走或遇到孩子出走的情況家長該怎么辦。
1.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不少家長的潛意識里,仍然受“君臣女子”、尊卑有別的封建思想影響,認為和子女交朋友“沒老沒少”,不成體統。少年思維活躍,有許多話想向人傾訴,如果放下家長架子,和子女平等相處,彼此能推心置腹地進行交談,子女就會將你現為知己,無話不談,少年的煩惱就可在交談中得到緩解、xc,也就不會離家出走。
2.幫助孩子尋找有益的同齡朋友。雖說家長可以做孩子的朋友,但有時并不被孩子認可。相反,他們更愿意將自己的煩惱告訴給同齡朋友。所以,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交同齡朋友。有的家長生怕孩子受壞朋友的影響,不允許孩子交朋友,敵視孩子的伙伴,不斷告誡孩子人世間有多么險惡多么丑陋。這種做法無疑會在孩子的心中形成陰影,封鎖了孩子與同伴交流的渠道。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給孩子傾訴的機會。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應主動與孩子交談,安撫他們的低落情緒。如果動輒打罵、諷刺挖苦,孩子就不敢對家長說心里話了。這樣做只能使孩子自卑心加重,自信心不足,內心的憂傷無處訴說,對生活產生悲觀情緒,最終走向逃避。
4.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一般情況下,少年在出走之前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有的孩子突然變得魂不守舍,經常走神兒,兩眼發直,好像在想什么事兒;有的孩子則吞吞吐吐,做事情猶豫遲疑;也有的孩子一反常態,變得格外殷勤,大笑大叫……上述情況,都可能是孩子準備出走的先兆,如果家長馬虎大意,不能及時發現這些預兆,就可能被孩子的突然出走搞得借手不及。
5.孩子出走被找回來之后,既不能打罵恐嚇又不能不聞不問。打罵恐嚇可能使孩子再次出走。同樣,如果家長因怕孩子再次出走而不敢說不敢問,甚至百依百順,孩子則可能以出走要挾自長,變得任性、驕橫。
西安凱翔青少年素質拓展學校主要從事青少年行為習慣調整和矯治的研究與應用。是國內一家專業從事“問題青少年”科學研究與教育實踐的專業學校,也是國內{dy}家將學習作為重點、全程跟蹤輔導,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問題”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