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的孩子可能有wm主義傾向:她總怕自己做錯了什么而不敢去做;膽小的孩子可能有很強的自尊心:她總擔心自己受到別人的訓斥而不敢去做;膽小的孩子還可能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她總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而不敢去做。從以上特點可以看出,膽小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先天,但后天的教育也不無影響。所以,如果能給膽小的孩子一個適宜的家庭環境,膽小的孩子同樣也可以勇敢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戰。為此,父母需要做到:
造稍粗放型家教環境
教育孩子越心細越好,把方方面面都替孩子想周到,唯恐孩子內心有一絲的不愉快,不熨帖,事事都想替他分擔、替他排解。其實,過于心細的家長反而容易教育出膽小、內向的孩子,過于細膩的情感會像絲線將孩子的心靈重重包裹,使他作繭自縛,遇事猶猶豫豫,做事放不開手腳。所以,我們應當提倡稍粗放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告訴孩子不必把什么事情都放在心上,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吸取教訓,一笑而過。心靈沒有負擔,會生活得更加輕松快樂。
積極創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
膽小、內向的孩子往往不喜歡積極主動的和別的小朋友交往。作為家長,我們應當積極創造機會,讓孩子主動和別人交往,比如,督促孩子主動到別人家做客,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剛開始可以是父母帶著去,以后要慢慢鼓勵孩子自己去。每當孩子有了稍許進步,家長就應當給予熱情的贊揚。在交友的對象上,既要鼓勵孩子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的交往,讓他克服和比自己強大的人交往時的膽怯,又要鼓勵他和比自己小的孩子交往,讓其在比自己弱小的群體中樹立交往的信心。
爭取在眾人面前更多的表現自己
能夠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對于膽小的孩子來說,是很好的突破機會。所以,我們應當為孩子爭取更多表現自己的機會,積極參加班級、學校舉行的各種比賽,在和小伙伴玩耍的過程中表演一個小節目,都會促使孩子的膽子逐漸的變大,當然,每逢在展示之前,家長都應協助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爭取讓他在展示中獲得成功,成功的成就感會促使孩子的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強,增強他今后繼續表現自己。
減少孩子獨處的時間
膽小、內向的孩子往往喜歡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空間里,常常是一人獨自遐思好半天。如果不加以引導,孩子會越來越喜歡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歡別人的介入,也不想去加入別人的圈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步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懶于與他人交往,所以,我們應當盡量減少孩子獨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