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學名氫氯酸,是氯化氫(化學式:HCl)的水溶液,是一鹽酸。鹽酸是一種強酸,濃鹽酸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因此盛有濃鹽酸的容器打開后能在上方看見酸霧,那是氯化氫揮發后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產生的鹽酸小液滴。鹽酸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品,在一般情況下,濃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在38%左右。同時,胃酸的主要成分也是鹽酸。
管制信息
鹽酸(*)(腐蝕)(易制毒-3)(易制爆)
該品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受公安部門管制。[1]
CAS號
7647-01-0[1]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無色液體有腐蝕性。為氯化氫的水溶液(工業用鹽酸會因有雜質三價鐵鹽而略顯黃色)。在化學上人們把鹽酸和硫酸、硝酸、氫溴酸、氫碘酸、高氯酸合稱為六大無機強酸。有刺激性氣味。由于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作用形成鹽酸小液滴,所以會看到酸霧。
主要成分:氯化氫,水。
含量:分析純:36%-38%。
一般實驗室使用的鹽酸為0.1mol/LpH=1
一般使用的鹽酸pH在2~3左右(呈強酸性)
pKa值:-7
熔點(℃):-114.8(純HCl)
沸點(℃):108.6(20%恒沸溶液)
相對密度(水=1):1.20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26
飽和蒸氣壓(kPa):30.66(21℃)
溶解性:與水混溶,濃鹽酸溶于水有熱量放出。溶于堿液并與堿液發生中和反應。能與乙醇任意混溶,溶于苯。
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接觸其蒸氣或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現眼結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燒灼感,鼻衄、齒齦出血,氣管炎等。誤服可引起消化道灼傷、潰瘍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膚接觸可致灼傷。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引起慢性鼻炎、慢性zqgy、牙齒酸蝕癥及皮膚損害。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 該品不燃,具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3]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900mg/kg(兔經口);LC503124ppm,1小時(大鼠吸入)
危險特性: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放出氫氣。遇氰化物能產生劇毒的氰化氫氣體。與堿發生中合反應,并放出大量的熱。具有強腐蝕性。
燃燒(分解)產物:氯化氫。[3]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堿類、胺類、堿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3]
酸霧處理
在鹽酸使用過程中,有大量氯化氫氣體產生,可將吸風裝置安裝在容器邊,再配合風機、酸霧凈化器、風道等設備設施,將鹽酸霧排出室外處理。也可在鹽酸中加入酸霧抑制劑,以抑制鹽酸酸霧的揮發產生。[3]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3]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 放出氫氣。遇氰化物能產生劇毒的氰化氫氣體。與堿發生中和反應,并放出大量的熱。具有較強的腐蝕性。
有害燃燒產物:氯化氫。
滅火方法:用堿性物質如碳酸氫鈉、碳酸鈉、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撲救。[3]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可涂抹弱堿性物質,如肥皂水等。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用水漱口,就醫。[3]
編輯本段制備
工業制法
工業主要采用電解法。
1.將飽和食鹽水進行電解,除得氫氧化鈉外,在陰極有氫氣產生,陽極有氯氣產生:
2NaCl+2H2O=電解=2NaOH+Cl2↑+H2↑
2.在反應器中將氫氣和氯氣通至石英制的燒嘴點火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并發出大量熱:
H2+Cl2=點燃=2HCl
3.氯化氫氣體冷卻后被水吸收成為鹽酸。
在氯氣和氫氣的反應過程中,有毒的氯氣被過量的氫氣所包圍,使氯氣得到充分反應,防止了對空氣的污染。在生產上,往往采取使另一種原料過量的方法使有害的、價格較昂貴的原料充分反應。[4]
實驗室制法
原理
NaCl(s)+H2SO4(濃)=微熱=NaHSO4+HCI
NaHSO4+NaCI(s) =加熱=Na2SO4+HCI
總式
2NaCI(s)+H2SO4(濃)=加熱=Na2SO4+2HCI
主要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或錐形瓶,倒扣漏斗(防止倒吸)防止ds手,還有夾子(防止冷凝水倒流)[2]
編輯本段作用與用途
生活用途
人體用途
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胃壁上有一種特殊的腺體,能把吃下去的食鹽變成鹽酸。鹽酸是胃液的一種成分(濃度約為0.5%),它能使胃液保持jh胃蛋白酶所需要的最適合的pH值,它還能使食鹽中的蛋白質變性而易于水解,以及殺死隨食物進入胃里的xj的作用。此外,鹽酸進入小腸后,可促進胰液、腸液的分泌以及膽汁的分泌和排放,酸性環境還有助于小腸內鐵和鈣的吸收。[5]
日常用途制取潔廁靈,除銹劑等產品。[5]
工業用途
用于稀有金屬的濕法冶金
例如,冶煉鎢時,先將白鎢礦(鎢酸鈣礦)與碳酸鈉混合,在空氣中焙燒(800℃~900℃)生成鎢酸鈉。
CaWO4+Na2CO3=Na2WO4+CaO+CO2↑
將燒結塊浸在90℃的水中,使鎢酸鈉溶解,并加鹽酸酸化,將沉淀下來的鎢酸濾出后,再經灼熱,生成氧化鎢。
Na2WO4+2HCl=H2WO4↓+2NaCl
H2WO4=WO3+H2O↑
{zh1},將氧化鎢在氫氣流中灼熱,得金屬鎢。
WO3+3H2=W+3H2O↑[5]
有機合成
例如,在180℃~200℃的溫度并有汞鹽(如HgCl2)做催化劑的條件下,氯化氫與乙炔發生加成反應,生成氯乙烯,再在引發劑的作用下,聚合而成聚氯乙烯。[5]
漂染工業
例如,棉布漂白后的酸洗,棉布絲光處理后殘留堿的中和,都要用鹽酸。在印染過程中,有些染料不溶于水,需用鹽酸處理,使成可溶性的鹽酸鹽,才能應用。[5]
金屬加工
例如,鋼鐵制件的鍍前處理,先用燒堿溶液洗滌以除去油污,再用鹽酸浸泡;在金屬焊接之前,需在焊口涂上一點鹽酸等等,都是利用鹽酸能溶解金屬氧化物這一性質,以去掉銹。這樣,才能在金屬表面鍍得牢,焊得牢。[5]
食品工業
例如,制化學醬油時,將蒸煮過的豆餅等原料浸泡在含有一定量鹽酸的溶液中,保持一定溫度,鹽酸具有催化作用,能促使其中復雜的蛋白質進行水解,經過一定的時間,就生成具有鮮味的氨基酸,再用苛性鈉(或用純堿)中和,即得氨基酸鈉。制造味精的原理與此差不多。[5]
無機藥品及有機yw的生產
鹽酸是一種強酸,它與某些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以及大多數金屬鹽類(如碳酸鹽、亞硫酸鹽等),都能發生反應,生成鹽酸鹽。因此,在不少無機藥品的生產上要用到鹽酸。
在醫藥上好多有機yw,例如奴佛卡因、鹽酸硫胺(維生素B1的制劑)等,也是用鹽酸制成的。[5]
編輯本段實驗室測定
方法名稱:鹽酸—氯化氫的測定—中和滴定法
應用范圍: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測定鹽酸中氯化氫的含量。
本方法適用于鹽酸。
方法原理: 供試品用水稀釋,加甲基紅指示液,用氫氧化鈉滴定液滴定。酚酞指示液變紅時停止滴定,讀出氫氧化鈉滴定液使用量,計算鹽酸含量。
試劑:1. 水(新沸放冷)
2. 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
3. 甲基紅指示液
4. 基準鄰苯二甲酸氫鉀
試樣制備:1. 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
配制:取澄清的氫氧化鈉飽和溶液56mL,加新沸過的冷水使成1000mL。
標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準鄰苯二甲酸氫鉀約6g,精密稱定,加新沸過的冷水50mL,振搖,使其盡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終點時,應使鄰苯二甲酸氫鉀wq溶解,滴定至溶液顯粉紅色。每1mL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相當于204.2mg的鄰苯二甲酸氫鉀。根據本液的消耗量與鄰苯二甲酸氫鉀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濃度。
貯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內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與鈉石灰管相連,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2. 甲基紅指示液
取甲基紅0.1g,加0.05mol/L氫氧化鈉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釋至200mL,即得。
操作步驟:取該品約3mL,置貯有水20mL并稱定重量的具塞錐形瓶中,精密稱定,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相當于36.46mg的HCl。
注1:“精密稱取”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稱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