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 晉江| 石獅| 南安| 惠安| 永春| 安溪| 德化| 廈門| 漳州| 福州| 莆田| 三明| 南平| 寧德| 龍巖|乙醇的結構簡式為CH3CH2OH,俗稱酒精,它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帶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廣,可用乙醇來制造醋酸、飲料、香精、染料、燃料等。醫療上也常用體積分數為70%——75%的乙醇作消毒劑等。
性狀
無色透明液體。有特殊香味。易揮發。能與水、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數有機溶劑混溶。相對密度(d15.56)0.816。易燃。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用途
溶劑。有機合成。各種化合物的結晶。洗滌劑。萃取劑、食用酒精可以勾兌白酒、用作粘合劑、硝基噴漆、清漆、化妝品、油墨、脫漆劑、等的溶劑以及農藥、醫藥、橡膠、塑料、人造纖維、洗滌劑等的制造原料、還可以做防凍劑、燃料、消毒劑等。
75%(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常用于醫療xd
安全措施
泄漏: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露: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滅火方法
燃燒性:易燃
閃點(℃):12 爆炸下限(%):3.3 {zd0}爆炸壓力(MPa):0.735
引燃溫度(℃):363 爆炸上限(%):19.0
滅火劑: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滅火注意事項: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
緊急處理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新鮮空氣處。就醫。
誤食: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實驗室使用及滅火
1、應使用火柴點燃,否則容易使酒精燈內的酒精燃燒。
2、使用完畢后,應用燈帽將火蓋滅。
3、如不慎將酒精灑出并引燃,則應用濕抹布將其蓋滅。
編碼信息
CAS編號:64-17-5
EINECS號:200-578-6
InChI編碼:InChI=1/C2H6O/c1-2-3/h3H,2H2,1H3
危規編號:32061
分子結構
C、O原子均以sp3雜化軌道成鍵、極性分子。
組成/成分
乙醇分子是由是由C H O 三種原子構成(乙基和羥基兩部分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的產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乙基取代的產物。乙醇分子中的羰鍵(碳氧鍵)和羥鍵(氫氧鍵)比較容易斷裂。
相對分子量: 46.07
理化常數
密度:0.78945 g/cm^3; (液) 20°C
熔點:-114.3 °C (158.8 K)
沸點:78.4 °C (351.6 K)
在水中溶解時:p
乙醇
Ka =15.9
黏度:1.200 mPa·s (cP), 20.0 °C
分子偶極矩:5.64 fC·fm (1.69 D) (氣)
折光率:1.3614
相對密度(水=1): 0.79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9
飽和蒸氣壓(kPa): 5.33(19℃)
燃燒熱(kJ/mol): 1365.5
臨界溫度(℃): 243.1
臨界壓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0.32
閃點(℃): 12
引燃溫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與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數有機溶劑。
電離性:非電解質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易揮發),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劑)。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
提純方法
75%的乙醇可以用蒸餾的方法蒸餾到95.5%,此后形成恒沸物,不能提高純度
95%的乙醇可以用生石灰煮沸回流提純到99.5%
99.5%的乙醇可以用鎂條煮沸回流制得99.9%的乙醇
物理性質
乙醇bjq
乙醇是一種很好的溶劑,既能溶解許多無機物,又能溶解許多有機物,所以常用乙醇來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藥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為反應的溶劑,使參加反應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應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讓它們在均相(同一溶劑的溶液)中充分接觸,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反應限度。
乙醇的物理性質主要與 其低碳直鏈醇的性質有關。分子中的羥基可以形成氫鍵,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化合物極性大。室溫下,乙醇是無色易燃,且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性液體。
λ=589.3nm和18.35°C下,乙醇的折射率為1.36242,比水稍高。
作為溶劑,乙醇易揮發,且可以與水、乙酸、丙酮、苯、slht、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劑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烴類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烴如1,1,1-slyw和四氯乙烯也可與乙醇混溶。隨著碳數的增長,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顯下降。
由于存在氫鍵,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羥基的極性也使得很多離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氯化鎂、氯化鈣、氯化銨、溴化銨和溴化鈉等。氯化鈉和氯化鉀則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極性的烴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極性的物質,例如大多數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劑、增色劑和醫藥試劑。
化學性質
酸性(不能稱之為酸,不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也不與堿反應,也可說其不具酸性)
乙醇的各種化學式
乙醇分子中含有極化的氧氫鍵,電離時生成烷氧基負離子和質子。
CH3CH2OH→(可逆)CH3CH?O- + H+
乙醇的pKa=15.9,與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電離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與重水之間的同位素交換迅速進行。
CH3CH2OH+D2O→(可逆)CH3CH2OD+HOD
因為乙醇可以電離出極少量的氫離子,所以其只能與少量金屬(主要是堿金屬)反應生成對應的醇金屬以及氫氣: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乙醇可以和高活躍性金屬反應,生成醇鹽和氫氣。
醇金屬遇水則迅速水解生成醇和堿
結論:
(1)乙醇可以與金屬鈉反應,產生氫氣,但不如水與金屬鈉反應劇烈。
(2)活潑金屬(鉀、鈣、鈉、鎂、鋁)可以將乙醇羥基里的氫取代出來。
還原性
乙醇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成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禍首通常被認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例如
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條件是在催化劑Cu或Ag的作用下加熱)
實際上是乙醇先和氧化銅進行反應,然后氧化銅被還原為單質銅,現象為: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
乙醇也可被高錳酸鉀氧化,同時高錳酸鉀由紫紅色變為無色。乙醇也可以與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當乙醇蒸汽進入含有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的硅膠中時,可見硅膠由橙紅色變為草綠色,此反應現用于檢驗司機是否醉酒駕車。
酯化反應
乙醇可以與乙酸在濃硫酸的催化并加熱的情況下發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
C2H5OH+CH3COOH-濃H2SO4△(可逆)→CH3COOCH2CH3+H2O(此為取代反應)
“酸”脫“羧基”,“醇”脫“羥基”上的“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