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教了大家如何去區分明清家具和明式家具。那么今天筆者要教大家搞清楚什么是清代明式家具?什么是清代清式家具?
清代明式家具特指清順治、康熙早期制作的以明代風格為摹本的硬木家具,古玩界把此類家具稱之為明式家具,所以稱為清代明式家具。清代明式硬木家具是以黃花梨制作的家具為主,其次為櫸木、榆木、楠木、柏木等制作的清代明式白木家具。
把明清家具分成明式家具與清式家具,分成兩種不同的家具審美系統,古玩界不是以朝代來劃分,而是以家具的樣式、風格來劃分的,兩種不同的價格體系,是符合古家具收藏規律、古家具經營狀況的。
明代的明式家具與清代的明式家具,是以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而產生的一種家具風格;清代的清式家具是以宮廷貴族的審美情趣而產生的一種家具風格。
清代的家具分四個時期:其一為清順治、康熙早中期,清代明式家具風格時期;其二為清康熙晚期至雍正、乾隆時期,清式家具的發展與鼎盛時期;其三為清嘉慶、道光時期,清式家具延續時期;其四為清同治光緒時期,清式家具衰落時期。
明式家具的代表為明式黃花梨家具。因明隆慶初年,海禁解除,大量產于東南亞的花梨木進口,以及地處遙遠窮鄉僻壤的海南島黃花梨原材料被運往京城(以明代的地理交通,從海南島起運木材進京,與從東南亞各國起運花梨木原材料進京,其交通運輸物流轉過程比較相似)?;ɡ婺局畉r紋理,不適合雕琢,更適合制作保留其tr紋理的明式家具。以上說的是,明式家具的興起主要與原材料有關,與花梨木具有tr美觀紋理有關,也與明代私人園林建筑興起有關。
同樣,清式家具的代表為清式紫檀木家具。清雍正乾隆時期,因明式家具{sx}黃花梨原材料已使用一百多年,已近枯竭。當時從印度等進口了大量的紫檀木原材料。紫檀木硬如鐵,更適合雕琢。清式家具的興起與紫檀木適合雕琢的木質特性有關,也與清代宮廷、滿族貴族、追求榮華富貴,紛紛修建豪宅和園林有關。以上是以原材料及明清園林建筑興起等大的方面來分析明式、清式家具興起的原因。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原因:明代及清康熙時期,當時的房屋多采用直欞門窗形式,然后糊紙,室內光線較暗。所以室內家具比較適合放置色調明快的花梨木、黃梨木家具。而到了清雍正、乾隆時期,由于歐洲的工業革命,歐洲的平板玻璃制造技術已開始傳入中國,中國宮廷由紙糊的窗戶也改為玻璃窗戶,室內采光得到改善之后,顏色深沉精雕細琢的紫檀木家具,也開始流行,受到宮廷貴族的青睞。以上是清雍正開始,清式紫檀木家具興起的細節原因。
清雍正、乾隆年間,是中國瓷器工藝品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明清家具的鼎盛時期。(在當代古董家具還沒有成為一門收藏大項目被炒作,被人追捧前,古玩界通常把古董家具歸入古玩工藝品雜項之范疇。)這首先與清雍正乾隆年間{sx}紫檀木、次選紅酸枝、鐵力木、烏木、雞翅木做家具有關。木材的材質,決定了木質古董家具的品質。
清嘉慶、道光年間之所以說是中國明清家具的延續期,因為明式黃花梨家具、清式紫檀家具都因原材料枯竭的原因產量急劇下降,其主流家具產品改用當時一種新紅木,如今叫老紅木的酸枝木來替代。清中期的酸枝木家具,其形制不如明式黃花梨家具優美,其雕工不如清式紫檀木家具精細。清中期的酸枝木家具僅繼承發展了明式黃花梨家具、清式紫檀木家具的外在形式,而缺乏其家具神韻文化精髓,走向衰弱是必然的。
清同治光緒年間,從印度進口的優質紅木(闊葉黃檀)、東南亞進口的紅酸枝、老紅木原材料被廣泛使用后,其優質紅木家具的產量也開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東南亞等進口的雜紅木,因印度優質紅木制作的家具,質量高于東南亞進口的雜紅木,且仿清式紫檀家具的紅木家具神韻與zz的清式紫檀木家具越來越貌合神離,清末清式家具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這也是如今古玩市場上,清式乾隆老紅木家具要比清末紅木家具貴好幾倍的原因所在。
文章選自:(公眾號gzxinchang),旨為大家提供優質的藝術品收藏鑒定知識,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