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朝,荷藕種植就有文字記載。詩人儲嗣宗《宿范水》:“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邊。露濕芙蓉渡,月明漁網船。寒機深竹里,遠浪到門前。何處思鄉甚?歌聲聞采蓮。”至明代,荷藕已成為寶應大宗生產的土特產品,《萬歷志》列“寶應十景”中有“西蕩荷香”。清代《康熙志》列“寶應十二景”中有“蓮葉接天”,植荷盛況可知。1933年《江蘇全省物品展覽會特刊》載:“寶應植藕85000畝,畝產1500斤,年產藕12750萬斤;藕粉2000擔,品質純真,性黏味美,富營養質。”20世紀70年代時,寶應開始“漚改旱”,湖蕩減少,但依然留下了“五湖四蕩”:寶應湖、白馬湖、汜光湖、廣洋湖、射陽湖、獐獅蕩、綠草蕩、和平蕩、三里蕩,共90萬畝灘涂水面。其中,荷藕種植面積20萬畝。[5] 據2010年統計,寶應縣常年種植荷藕近20萬畝,遍及全縣鄉鎮,商品藕年產量突破30萬噸,實現年產值10.6億元,是江蘇乃至全中國zm的荷藕產區。全縣圍繞荷藕食品開發的大小企業有49家,其中江蘇荷仙食品集團是{gjj}農業產業化ltqy,為全縣荷藕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全縣各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有保鮮、水煮、鹽漬等八大系列共100多個品種。
寶應荷藕,又名寶應蓮藕,江蘇省寶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寶應縣地處江蘇省中部,揚州北端,屬里下河腹地,千年古運河穿境而過,氣候土壤皆處于南北交替之間,物產十分富饒,人稱“魚米之鄉”。 境內河湖密布,水資源總量共約為1.6億立方米,水質達到和超過國家Ⅲ類標準。面積較大的湖蕩有寶應湖、白馬湖、范光湖、射陽湖等,俗稱“五湖四蕩”,約257.69平方公里。水面灘地面積約73.4萬畝,為里下河地區最多的縣份。寶應荷園,一片荷藕,一片蘆葦或一片蒲柴,荷蕩與蘆蕩相伴。
寶應荷藕以紅蓮為主,據歷史記載,唐代鑒真大師東渡時,將揚州紅蓮攜帶到日本,親手栽植在奈良唐招提寺,播下了中日友誼的種子。悠久的種植歷史使寶應形成了以{dj1}“紅芽”為特征的三大獨特品種,號稱寶應“美人紅”、“大紫紅”、“小暗紅”(小雁紅)三大紅蓮為當家品種。“美人紅”藕香色白,“大紫紅”個大孔寬,“小暗紅”粉足生淀。荷藕生長一般于每年4月下旬下藕秧,6月-7月為花蓮期,始采蓮,7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為采藕期。不同季節采收的藕品質風味不一,花香藕清甜爽脆,嫩如鴨梨;中秋藕上市藕始有粉,宜制作各類藕菜。
本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藕及農業水生菜類的專業公司,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現有職工60多名,其中技術人員20多名。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先后從日本引進了切絲機、切片機、去雜機、真空包裝機、金屬探測儀等多臺生產設備。采用日本以及國內先進的生產工藝,、揚州大學等食品、營養專業科研機構為技術后盾,利用本地豐富的優質荷藕資源生產、加工保鮮、鹽漬、水煮、飲料四大系列近百個蓮藕制品及相關蔬菜制品。供應各種規格的鹽漬蓮藕,如果您感興趣,可以隨時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