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選擇權
隨著孩子的成長,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權力是很重要的。必須有意識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種什么事都為孩子做的想法,來給孩子一些自由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重我們,愛我們。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01224_8380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01225_6492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10758_8158_zs.png)
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選擇權,通過提供選擇,可以避免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如 ' 睡覺時間到了,你是要聽昨天的故事呢,還是想聽一個新的故事?” ' 你今天是想穿粉紅色的上衣,還是藍色的 T 恤? ( 如孩子兩者都不選,父母可問: ' 是我幫你選,還是你自己選?” ) 做選擇并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為,對于發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張爸爸這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兒子,現在可讓他頭疼死了。張爸爸說,不知怎地,孩子越大,越搞不懂Ta的心思,總是一言不合就吵架,一言不合就摔東西。也不知道誰招他惹他了,問他也不說,說不上三句話,就沖家人發脾氣。高興的時候和你說兩句,不高興的時候就板著個臉,而且脾氣還倔得很吶,軟硬不吃。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01225_6492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10758_8158_zs.pn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095050_1732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25726_7565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25727_0685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25728_0201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25730_0949_zs.jpg)
對于孩子的這些行為,張爸爸表示非常困惑,他原以為孩子可能是在學校受到同學們的欺,但是詢問老師和同學后,并沒有受到同學的欺,而且家里的人也是萬般呵護和寵愛,不敢“怠慢”和“得罪”。
孩子的這些“怪現象”,到底是咋回事?家長究竟該如何和孩子溝通?想必這也是不少家長的心聲。
“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怪現象”是有原因的,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Ta的心理會隨著年齡而發生變化,各個時期都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可家長們最的困擾是,孩子的心理特點家長們并不是那么的清楚,所以難溝通,有爭吵。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02
他們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
2014年安徽高理科狀元董吉洋曾說,享受學習才是最gao境界。
而教育的本質就是教會我們思。
采訪中,理科狀元們往往都熱衷邏輯與推理,做個生化實驗像是他們眼中的游戲;而文科狀元們都愛閱讀,善表達,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為他們的愛好之一。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095050_1732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01224_8380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01225_6492_zs.jpg)
![](http://zs1.img-/pic/169415/p9/20170704110758_8158_zs.png)
這種善于思、渴望知識的習慣則源于父母在幼時的啟發:一位狀元的媽媽說,“很小的時候老師布置的日記或者作文,如果是一件事,我們就會真的帶孩子去做;如果是一個場景,我們就盡可能帶孩子去體驗,讓孩子‘有感而發’,而不是胡編亂造”。
?啟示:我們無法逼孩子學習,卻可以培養孩子對思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