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應變儀誤差:
1.應變測量儀器
靜態應變測量儀器主要的工作特性是基本誤差和穩定性,一般國產靜態應變儀基本誤差為±0.1%~±1%,穩定性為4小時內零漂(1~5)με。測量前應檢測測量儀器的基本誤差和穩定性。國外的靜態電阻應變儀或數字式應變測量系統一般基本誤差為0.05%~0.1%,但穩定性一般為(1~2)με。為了xc操作者或儀器的讀數誤差,通常在靜態應變測量時要求重復加載測量2~3次,取平均讀數。
2.電阻應變計
對于正確選擇和安裝并正常溫度補償的應變計,基本上xc了由于粘貼方向不準以及熱輸出等影響。引起測量誤差的主要原因是應變計靈敏系數K分散、機械滯后、蠕變等工作特性,其中K的分散,屬隨機誤差,由廠家給出。應變計橫向效應引起的是系統誤差,可用相應的公式修正。
3.導線
導線電阻的影響可按相應公式進行修正,此外還有導線分布電容、濕度引起絕緣電阻變化,導線受溫度變化及導線接頭接觸電阻變化等引起測量誤差。為此應保證應變計防護以避免絕緣電阻變化,保證導線接頭的接觸電阻穩定,并采用三線法布置導線以xc導線受溫度影響,采取以上措施后,導線引起的測量誤差將很小。
應變儀的應變效應
金屬導體的電阻值隨著它受力所產生機械變形(拉伸或壓縮)的大小而發生變化的現象稱之為金屬的電阻應變效應。電阻值將發生變化這種現象稱為“應變效應”.根據應變效應將應變片粘貼于被測材料上被測材料受到外界作用產生的應變就會傳送到應變片上使應變片的電阻值發生變化通過測量應變片電阻值的變化就可得知被測機械量的大小。
金屬電阻應變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體材料上應變電阻隨機械形變而產生阻值變化的現象,俗稱為電阻應變效應。
應變效應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可測量應變、應力、力矩、位移、加速度、扭矩等物理參量。電阻式應變片應用模式有兩種,一是將應變片粘貼于彈性剛體上組成平衡電橋,然后接到轉換電路,構成專用應變傳感器;二是將應變片粘貼于被測物體上,然后接到專用應變儀直接讀取應變量。
我們以金屬絲應變電阻為例,當金屬絲受外力作用時,其長度和截面積都會發生變化,從上式中可很容易看出,其電阻值即會發生改變,假如金屬絲受外力作用而伸長時,其長度增加,而截面積減少,電阻值便會增大。當金屬絲受外力作用而壓縮時,長度減小而截面增加,電阻值則會減小。只要測出加在電阻的變化(通常是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即可獲得應變金屬絲的應變情況。

專門用于測量結構或部件的靜態應變的儀器裝置叫做靜態應變儀。
靜態應變儀用電學方法測量不隨時間變化或變化極為緩慢的靜態應變。它由測量電橋、放大器、顯示儀表和讀數機構等組成。貼在被測構件上的電阻應變計接于測量電橋上。構件受載變形時,測量電橋有電壓輸出,經放大器放大后由顯示儀表指示出相應的應變值。靜態電阻應變儀每次只能測出一個點的應變。進行多點測量時可配以預調平衡箱。所有測點的應變計均預先接在平衡箱各點上,然后靠開關逐點轉換接入應變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