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全:中國零部件總體實力不強,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國幾萬家零部件企業占據的主要還是中低端市場,gd、核心的零部件,供貨率不超過10%。當然,我國也有一些較強的零部件企業,但總體上較之整車處于更弱勢的地位。這里面既有產業政策的原因,也有本土整車廠不強的因素,還是部分零部件企業自身努力程度不夠、投機心理較強造成的。

趙福全:實際上,我們需要根據企業情況來進行判斷。汽車產業越來越大,任何企業也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如果一家整車企業沒有精力和資本去投電池,那就依靠外部供應。如果企業有實力,就應該早點投電池成組。因為電池在整車上的最終性能是通過成組的電池bao來決定的,bao括車身結構、BMS與整車策略、熱管理、安全性能等都與電池成組密切相關。

但過分關注電池、電機、電控,也有可能會忽略其他一些重要問題。企業既要做好傳統,也要布局未來。像電動車,即使把三電問題都解決了,如果傳統技術,像車身、底盤、制動、轉向等等,沒有突破,最終產品也沒有競爭力。此外,還需要慮充電技術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匹配和支持。

一般來說,采用什么樣的缸數主要跟汽車的排量和動力需求有關,排量在1.0以下的基本都是采用的3缸,1.0~2.0的基本是4缸,2.5~3.0的基本是6缸,4.0以上的排量基本也都是8缸以上。
關于氣缸的排列方式,一般汽車的排列方式有L型、V型、W型、H型等多種排列方式,不同的缸型排列也是為了適應不同的空間需求。一般6缸以內的車型都采用L型排列,其特點是結構簡單,排列方便,所有氣缸都按同一角度依次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