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結晶溫度范圍較寬的合金,散失一部分
(約20%)潛熱后,晶粒就連成網絡而阻塞流動,
大部分結晶潛熱的作用不能發揮,所以對流動性影
響不大。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當初生晶為非金
屬,或者合金能在液相線溫度以下以液固混合狀
態,在不大的壓力下流動時,結晶潛熱則可能是個
重要的因素。例如,在相同的過熱度下AlSi合金的流動性,在共晶成分處并非大值,而
在過共晶區里繼續增加 (圖121),就是因為初生硅相是比較規整的塊狀晶體,且具有較小
的機械強度,不形成堅強的網絡,能夠以液固混合狀態在液相線溫度以下流動。![](http://zs1.img-/pic/189135/p3/20170618213548_4052_zs.jpg)
故金屬的流動條件和溫度條件都在隨時改變,這必然影響到所測流動性的準確度;各次試驗所用鑄型條件也很難
精控制;每做一次試驗要造一次鑄型。在生產和科研中螺旋形試樣應用較多。真空試樣如
圖117所示,它的優點是鑄型條件和液態金屬的充型壓頭穩定,真空度可以隨液態金屬的
密度不同而改變,使各種金屬能在相同的壓頭下充填,從而增加了試驗結果的對比性,可以
觀察充填過程,記錄流動長度與時間的關系。![](http://zs1.img-/pic/189135/p3/20170618213551_5944_zs.jpg)
1金屬晶體中的原子結合、加熱膨脹、熔化
晶體的結構和性能主要決定于組成晶體的原子結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熱運動。
各種不同的晶體其結合力的類型和大小是不同的。但是在任何晶體中,兩個原子間的相互作
圖11 A、B原子作用力F和
勢能W 與原子間距R的關系
用力或相互作用勢能與它們之間距離的關系在性質上是相同的,如圖11所示。圖11(a)
表示原子間相互作用力F隨原子間距離R的變化規律。當兩個原子相距無窮遠時,相互作
用力為零,當兩原子靠近時,原子間產生吸引力 (F<0),
并隨距離的縮短而增大。隨著距離的繼續縮短,到達R=
R1 時,吸引力大。
![](http://zs1.img-/pic/189135/p3/20170618213548_4052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