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的厚度:切片機的厚度調節器上刻有0~50μm或0~25μm,可任意選擇其厚度,石蠟切片的厚度一般在4~6μm。
切片
鋪片:用眼科鑷子鑷起蠟帶輕輕平鋪在40~45℃的水面上,借水的張力和水的溫度,將略皺的蠟帶自然展平。
貼片、烘片:待切片在恒溫水面上充分展平后,將蠟片撈到載玻片的中段處傾去載玻片上的余水,置入60~65℃恒溫箱內或切片漂烘溫控儀的烘箱內烤片15~30分鐘,脫去溶化組織間隙的石蠟。

脫水透明
標本經過固定和沖洗后,組織中含有較多的水分,必須將組織塊內的水分置換出來,這一過程叫做脫水。無論是用石蠟切片,還是用火棉膠切片,都必須除去組織中所含水分,因含水組織與石蠟、火棉膠等bao埋材料不相容,常用的脫水劑為一系列不同濃度的乙醇。
脫水的步驟是:80%、90%、95%、{bfb}各種濃度乙醇2小時,此過程可用脫水機自控完成。
丙酮也是一種脫水能力很強的脫水劑,但因其脫水能力很強,對組織有劇烈收縮作用,在制作科研、教學切片時一般不用該試劑。因乙醇、丙酮等不溶于石蠟,還要經過一個能溶于石蠟的溶劑替過程稱為透明。常用的透明劑有二甲苯、三氯甲烷、水楊酸甲酯等。

下面是切片時碰到的問題的原因及可能處理的方法:(1)組織發脆:一般是脫水、透明、浸蠟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并與組織本身質地也有關,在切片時,邊切邊用嘴向蠟片吹氣,可能會好些。(2)切片卷起,可能是刀不鋒利,或刀鋒在另一面,或刀角度過大,切片太厚等等。(3)蠟片彎曲:可能是刀鋒不均,切片刀未磨直,切片刀與蠟塊不平行。(4) 透明、浸蠟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并與組織本身質地也有關(5)厚薄不均:可能是刀、刀座及蠟塊未夾緊,組織太硬,或切片機主軸太向前,或切片機已磨損。(6)切片出現裂痕:可能是刀有缺口,石蠟內有雜質,組織內有鈣化、骨片或有線結, 也可能會有棉紙纖維等。(7)切片不連片,切不下片,切片很厚,或者切片后蠟塊發白,內陷:組織脫水不佳。補救辦法:可先將蠟塊溶解,取出組織,放入加熱水浴的丙酮內(80℃),30~60分鐘,再進行透明浸蠟bao埋切片,也許會好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