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形勢
前景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歐洲等經濟發達國家紛紛將冰蓄冷技術引入到建筑空調系統。國內各主要傳統空調廠家也已開始進行冰蓄冷等“非電”制冷技術方面的研發和儲備。冰蓄冷作為一種新型的節能環保技術,在中央空調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新建工程,可以在設計施工階段將常規空調系統修改為冰蓄冷空調系統。全國現有幾百家單位在使用。2010年,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板式制冰蓄冷空調在實際應用中,經過qw部門認定,比傳統空調節能40%以上,達到國際{lx1}水平。這也為降低費用,全面推開冰蓄冷空調打下良好的基礎。冰蓄冷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利用電價差來實現節省資金、達到供冷要求。實際上國家的電力是處于供應緊張的狀況,有些省市不得不拉閘限電。我國任何一個電力緊張的城市,夜間的電力都是過剩的。而電能的發、供、用是同時同步的,發出來的電是不能儲存的。晚上沒有用戶用電,發出來的電就白白浪費了。為此國家和各地區就采取了峰谷電價政策,即削峰添谷;核心就是白天用電價格高,晚上用電價格低。![](http://zs1.img-/pic/129247/djkt/20160405172404_6675_zs_sy.jpg)
吸收劑
吸收式制冷機中的吸收劑通常并不是單一物質,而是以二元溶液的形式參與循環的,吸收劑溶液與制冷劑—吸收劑溶液的區別只在于前者所含沸點較低的制冷劑量比后者少,或者說前者所含制冷劑的濃度比后者低。二元溶液通常有溴化鋰水溶液、氨水溶液等。中央空調制冷系統的選擇,應根據負荷大小、能源提供方式、便利程度等多種客觀條件決定。其中活塞式制冷壓縮機多為中型(標準制冷量60~600KW)和小型(小于60KW),但是由于其噪音大、效率低且容易發生故障,使用的已不多;渦旋式制冷壓縮機主要用于小型制冷系統,在家用空調以及商用VRV等小型系統大量使用;而螺桿機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及操作維護方便,另外技術成熟等一系列獨特的優點,已經廣泛應用于空調中;離心式壓縮機結構簡單緊湊,運動件少,工作可靠,經久耐用運行費用低,一般適用大于500RT的制冷系統中,并且可以實現無級調節,使機組的負荷在30%~范圍內工作。通常情況下,多采用電制冷,在燃氣或燃煤資源豐富的地區,可采用吸收式制冷。![](http://zs1.img-/pic/129247/djkt/20160405172405_3936_zs_sy.jpg)
制熱原理
壓縮機吸入低壓氣體經過壓縮機壓縮變成高溫高壓氣體,高溫氣體通過換熱器把水溫提高,同時高溫氣體會冷凝變成液體。液體再進入蒸發器進行蒸發,(蒸發器蒸發的同時也要有換熱媒體,根據換熱的媒體不同機器的型號結構也不同。常用的有風冷和地源。)液體經過蒸發器后變成低壓低溫氣體,低溫氣體再次被壓縮機吸入進行壓縮。就這樣循環下去,空調側循環水就變成45-55度左右的熱水了。熱水經過管道送到需要采暖的房間,房間安裝有風機盤管把熱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實現制熱目的。![](http://zs1.img-/pic/129247/djkt/20160405172405_3936_zs_sy.jpg)
![](http://zs1.img-/pic/129247/djkt/20160406162919_2383_zs_s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