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國經濟出現的問題是L型走勢下的產能過剩。對此,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指出,2016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五大任務中“去產能”排在了一位,可見“去產能”任務的艱巨性,也說明了“去產能”問題的解決有清晰的思路。
對于“去產能”,有觀點認為,去除過剩產能的關鍵做法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調整產品結構入手,以持續的創新來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這樣的思路本來是一個理想的做法,是企業從“紅海”進入“藍海”的途徑。可是轉型升級之后呢?從目前一些轉型的企業來看,很多企業發現自己并沒有擺脫殘酷競爭,仍然在困境中苦苦掙扎。
究其原因,就是轉型升級的同質化。很多企業的創新和產業升級不是在“人無我有”或“人有我優”上下功夫,而是看到同行業某一新產品或者看到另外某一行業很賺,就立馬投資生產線,你這樣,我也這樣,大家從不同道路一致向一個隊列或者一個圈子里拼命地“擠”,其結果肯定是新型產業也從一個激烈競爭的“紅海”進入了另一個競爭的“紅海”,這樣的產業創新,讓我們的企業何時能跳出產品同質化的“怪圈”?
拿我們目前最需要去產能的鋼鐵產業來說,過去我們的鋼鐵大都在低端市場上競爭,很多大的鋼鐵企業都以粗鋼生產為主。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造,隨著鋼鐵產業的技術進步,很多鋼鐵企業看到了現在汽車板材和電工鋼巨大市場,并投巨資進入該市場來分一杯羹。據“我的鋼鐵網”汽車鋼團隊的不wq統計,2014~2016年,全國計劃投產汽車用鋼的生產企業達十多家,設計產能約1068萬噸,遠遠大于國內汽車用鋼的需求,讓業內對于汽車鋼同質化競爭的擔憂漸起。



鄂爾多斯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薩拉烏蘇文化、青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7萬年前,古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鄂爾多斯自然資源富集,境內有各類礦藏50多種,是國家重要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其中煤炭資源分布廣闊,含煤區面積約6.1萬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70%以上,預測總儲量超萬億噸,其中探明儲量2017億噸,約占全國的1/6、內蒙古自治區的2/3。同時,鄂爾多斯煤炭具有開采條件優越、安全和現化水平高、產業集中度高、應用綠色{gx}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中國作為世界產煤大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煤炭仍是主要能源支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處于“新常態”下,面臨著能源需求增速放緩,清潔能源快速發展,煤炭需求低速趨緩,生產和利用環境約束加劇,煤炭發展空間受到壓縮等問題。所以,{gx}生產、清潔利用、科技創新成為行業發展必然趨勢。鄂爾多斯市作為全國產煤大市,是國家“十三五”煤炭開發戰略布局中“西部開發”的核心地區,如何yl行業發展成為當前重要課題。


一條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促進國際貿易的需要,加強強制性標準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和有關標準化規章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指的強制性標準bao括要求全文強制執行或部分條文強制執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行業標準和強制性地方標準。
第三條 強制性國家標準應貫徹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主要以保障國家安全、防止欺騙、保護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為正當目標。
第四條 強制性標準或強制條文的內容應限制在下列范圍:
(一)有關國家安全的技術要求;
(二)保護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三)產品及產品生產、儲運和使用中的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等技術要求;
(四)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衛生、環境保護要求及國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設的其它要求;
(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環境質量要求;
(六)保護動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七)防止欺騙、保護消費者利益的要求;
(八)維護國家經濟秩序的重要產品的技術要求。
第五條 強制性標準由政府部門審定、批準并發布。強制性國家標準由國務院部際強制性國家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發布。
第六條 標準化主管部門應確定固定的媒體(報刊或網站)用于向國內外通報和咨詢強制性標準工作,并公開媒體的名稱。
第七條 各有關政府部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均可按本規定第四條的范圍向標準化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性標準項目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