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現狀
1.1 砂帶研磨
砂帶研磨是用粘有磨料的混紡布為磨具對工件進行加工,屬于涂附磨具削加工的范疇,有生產率高、表面質量好,使用范圍廣等特點。國外在砂帶材料及制作工藝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了適應于不同場合的砂帶系列,生產出通用和專用的砂帶磨床,而且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己有全自動和自適應控制的砂帶磨床),但國內砂帶品種少,質量也有待提高,對機床還處于改造階段。
日本精密加工崛起秘訣是什么?工人的雙手
機械設備的加工精度只會損失而不會增加,1/100毫米精度的機械只能加工出誤差在1/100毫米以上的工件,所以,即使在不慮組裝誤差的前提下,使用中等加工精度的機械加工的零件組裝起來的機械,也只能達到較低的精度,要生產組裝成中等精度機械的零件,只能使用高精度的加工機械才能制造出來。根據這個道理,要制造高精度加工機械,只能采用超高精度的加工機械。
這就出來了一個問題:所謂“超高精度的加工機械”又是如何加工制造出來的。
答案可能讓人感到意外,“超高精度的加工機械”是用人手造出來的。
確實,DDI在向不同的企業發訂單,這些訂單也確實像浪速制釘猜想的那樣只是供測試用,但因為浪速制釘的樣品采用的是新日鐵特1制的材料,而新日鐵是在知道用途的情況下向浪速制釘提供材料的,所以{zh1}只有浪速制釘的樣品能夠經受住800大氣壓的水壓和海水的腐蝕,被DDI正式選定為日本越洋光纜的外保護套管。在正式發下來的訂單中,長度從樣品時的10000米變為了55公里和110公里等好幾種規格,浪速制釘又投資了好幾億日元以購置大型壓延機。到現在為止,浪速制釘所制造的越洋光纜保護套管的長度已經超過了10萬公里。
光是靠越洋光纜保護套管是不能吃飯的,但是在越洋光纜保護套管的競爭上戰勝了大企業的成功為浪速制釘帶來了名聲和客戶,雖然直到現在,浪速制釘也只有100多名員工,資本金也還是只有3000萬日元,也還是一個典型的中小企業,但它已經成為壓延異形管材、高壓管材的專門廠家,成為大家有困難時肯定會想起來前往求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