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質惡化的主要危害
導致“氧債”增加
“氧債”就是池塘溶解氧在供應充足情況下的耗氧量和實際耗氧量之差。池塘過多有機物積累在池塘底部,同時池塘底部溶氧缺乏,在缺氧情況下,兼性厭*菌大量繁殖,將有機物進行無氧發酵,產生大量的還原性中間產物(親氧)會將底部的氧氣結合從而消耗底部溶氧,因此“氧債”的存在是缺氧、水質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底質惡化是導致“氧債”產生的根本原因。特別是在夏天和秋天的高溫時期,一旦天氣突變,池塘表層就會出現水溫快速下降的現象,池塘水出現對流,上下層水體之間出現互換,這樣的情況下,魚塘會呈現極度的缺氧現象,養殖的水生物因為缺氧而窒息死亡。

底質改良措施
在池塘養蝦中,除水源外,底質及淤泥是影響水質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進行養殖水體的水產改底顯得十分重要,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排干池水,挖除過多的淤泥,池塘每年干池一次,淤泥層保留20厘米較為適宜。
(2)讓池底曝曬和冰凍,可以**許多害蟲、和致病*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池塘肥力,為池塘*水后向水中提供更多的營養鹽類,改善溶氧狀況和改良水質創造條件。
(3)池塘排水后施放生石灰,有強烈堿性可殺滅潛藏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魚類*生蟲、病原菌和對魚類有害的昆蟲及其幼蟲等。同時,鈣離子濃度增加,pH值升高,可使被淤泥吸收固定的營養鹽交換釋放,增加池水肥度。
(4)定期投放改底產品,如:“底改王”、“生物底改”、“水產改底”等。


底質對水質的影響
養殖水體的底質bao括與水接觸的土壤和淤泥兩部分。淤泥是由生物**、殘剩餌料、糞便、各種有機碎屑以及各種無機鹽、泥土沉積物等組成,因此,淤泥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bao括有機質、氮、磷、鉀、鈣等。它們通過*菌的分解和離子交換作用,源源不斷地向水中溶解和釋放,為餌料生物的繁殖提供養分,或為養殖動物補充營養。淤泥中存在的膠體物質又能吸附大量的有機物質和無機鹽,使施肥后的水不致于變得過肥,而當水中營養物質降低時,又可通過分解釋放到水中。淤泥中存在大量的*菌,在淤泥表層一般是好氣性*菌占優勢,在淤泥底層由于氧氣缺乏,則以嫌氣性*菌占優勢。
淤泥中的營養物質又是病原菌的培養基,病原菌在其中大量繁殖。同時淤泥又常成為***抗拒不利環境的避難所。淤泥過多,水中有機質也多,易使水質惡化,酸性增加,導致病菌大量繁殖。大量的淤泥沉積,其有害因素超過有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