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改產品類型簡介
生物底改:
這類底改主要是通過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在底部形成優勢種群,強力分解底部有機物,將其轉化為二氧化碳、硫酸鹽等營養物質,變廢為寶,供藻類和水草吸收生長,改善底部環境,同時擠壓有害菌的生存空間,抑制病菌滋生。
生物底改:生物型底改中的有益菌主要以硝化*菌、光合菌、酵母菌等為主,常搭配腐殖酸鈉等物質!
![](http://zs1.img-/pic/196416/p6/20170803155802_7791_zs.jpg)
不同類型底質改良劑的優缺點
⑴吸附型
優點:
①快速吸附水體的氨氮、亞**鹽、有機碎屑,凈水效果突出;
②補充多礦等微量元素(如沸石粉、活性炭)。
缺點:
①長期使用,導致底質惡化;
②不具備降解功能,對改善底質效果差。
⑵化學型(季磷鹽)
優點:
①打破塘底表面張力,降解大分子有機質,快速改善塘底;
②有抑菌效果,可以預防致病菌過度繁殖;
③加量使用,可以作為消*劑,處理輕微*菌病。
缺點:
①含磷,長期使用容易爆發藍藻;
②效果受水溫影響大,用量需要不斷調整;
③有刺激性,苗期慎用。
![](http://zs1.img-/pic/196416/p6/20170803155804_8382_zs.jpg)
![](http://zs1.img-/pic/196416/p6/20170803155803_7631_zs.jpg)
底質惡化的主要因素
養殖水深與增氧能力脫節造成底層溶氧不足,底泥發臭。水深1.5米以上的池塘僅有水車式增氧機,池塘底層溶氧會經常不足,有機物在厭氧狀態下分解增加了氨氮、亞**鹽的釋放量。
增氧機安裝位置不當,未能與池壁形成合理的角度,導致大量有機物被帶到池邊死角,久了容易發臭。
砂質池塘因砂質顆粒較大,吸附氨等有害物質的能力較差,易發臭。
![](http://zs1.img-/pic/196416/p6/20170803155802_7791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