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的材料與熱處理
工件材料及熱處理后的硬度,對加工性有很大的影響。硬度很低而韌性較大的材料,如有色金屬,一般不采用磨削加工。對某些淬火鋼,因其硬度很高,不能采用金屬切削刀具進行加工,而只能采用磨削加工。
工件的整體構形與重量
某些工件的表面,不能只從表面本身的特性來慮加工方法的選擇。如25H7的孔,可以用鉸和拉等加工方法,若孔有阻擋或是盲孔,則就不能用鉸或拉的方法,而只能選用精車或磨削的方法來加工。關于工件的尺寸與重量,對加工方法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影響。當尺寸和重量很大時,常采用專用的自制設備進行加工。另外,大重量的工件要進行高速加工時,一般均采用刀具作高速運動的加工方法。
漸開線齒輪傳動比達到i=6時會發生根切且對小齒輪的磨損也非常不利。而修形齒輪傳動卻能正常工作,這對采用大模數、大速比傳動十分有利。耐磨性的實驗研究為模擬磨粒磨損工況,采用鞍鋼某鐵礦的赤鐵礦粉做磨粒。用滾刀在滾齒機上加工成標準漸開線齒輪、漸開線等移距變位齒輪和修形齒輪。實驗裝置為擺動箱開式封閉功率實驗臺。用萬l能工具顯微鏡測出任意齒高處的齒厚的磨損情況。成8種按等差排列依次作用在齒頂上并觀察齒根處彎曲應力的變化情況。從實驗結果可知,隨著載荷的增加兩種齒形各點的應力呈線性增加。在齒根彎曲強度方面修形齒形比漸開線齒形平均要高出約21。噪聲及中心距分離實驗同等條件下,修形齒形的工作噪聲為71-75dB;漸開線齒形為80-85dB,說明修形齒形的工作更平穩,更有利于環境保護。中心距分離實驗結果表明,當中心距少量變動時,修形齒輪傳動同漸開線齒輪傳動相比較無明顯差異。
對兩種齒形進行比較后可知,在耐磨性、接觸強度、齒根彎曲強度、傳動平穩性、實現大速比和閉式齒輪傳動等方面,修形齒形好于漸開線齒形。特別是低速、重載開式傳動,修形齒形比漸開線齒形和等移距變位齒形更有應用價值。

噴丸強化工藝可以有效提高齒輪的使用壽命。該工藝采用鋼丸高速擊打齒輪齒根彎曲部位,從而在表面產生壓應力,破壞工件內部本身存在的拉應力,改善齒輪齒根的抗彎曲疲勞性能,提高其使用壽命。單就齒輪而言,剪切應力出現在齒根部和齒輪過渡區的圓角半徑處,而齒輪的兩個齒面------主動面和從動面,在工作時都受著不斷增加的負載,因此,齒輪強化的重點就在于這些部位的強化:主動面、從動面、齒根部位。從強化要求來看,主要bao括強度和覆蓋率兩大參數,當然,不同的齒輪有不同的要求,必須根據其最終應用環境來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