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了高鉻鋼板鍍層退火晶化的影響,研究了鍍層在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晶化組織、晶粒尺寸及微應變的演變規律,通過極化曲線和交流阻抗測試,并采用SEM對鍍層腐蝕前后的形貌觀察,X射線衍射儀(XRD)、差示掃描分析(DSC)、透射電鏡(TEM)和高分辯透射電鏡(HRTEM)高鉻鋼板的鍍層熱處理前后的相轉變和結構變化以及電化學腐蝕行為,獲得了晶粒尺寸、晶格應變及晶化程度等顯微組織特征。


采用金相顯微鏡及掃描電鏡對高鉻耐磨板變形后的組織進行觀察,通過顯微硬度分析、X射線衍射分析和TEM詳細研究了高鉻耐磨板冷軋變形過程中的組織和性能演變規律,并采用維氏硬度計對經過不同道次變形量的材料進行硬度測試。
熱軋溫度為900℃、變形量達到50%時,高鉻耐磨板的輪廓清晰,晶界共晶組Mg+(Mg2Cu,CuMgZn)基本保持不變,隨著變形量的增加,高鉻耐磨板的顯微硬度都逐步提高,在1400℃溫度退火1 h后的再結晶晶粒的平均尺寸為45、20和15μm。高鉻耐磨板的組織中,Mo相與Cu相均被壓成纖維狀,兩相成均勻層疊分布,Mo層與Mo層、Mo與Cu層間界面清晰,彼此結合緊密。


隨著冷卻速度的增加,粗晶區的組織由粗大的粒狀貝氏體轉變為細小的板條貝氏體,溫度處于(α+γ)兩相區溫度范圍時,再熱粗晶區的韌性低,具有明顯的臨界粗晶區局部脆化傾向。在350℃~550℃區間回火,其亞結構以孿晶為主,高鉻合金鋼板晶粒尺寸相對較小,硬度較高。隨著高溫停留時間的減少,粗晶區晶粒長大趨勢減小,粗晶區韌性降低,表現為回火脆性,而高鉻合金鋼板晶內α′馬氏體呈板條狀,板條內部存在高密度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