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廢水生化處理后,水呈棕褐色,無沉淀物質,加無機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鋁、硫酸鋁)后可生成礬花,水的色度降低。
那么這種水中含的污染物質是什么(指未加混凝劑之前)?
生產過程中溶出的木質素及其衍生物
這些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很慢,具有一系列從淺棕到深褐的顏色,生化處理效果較差,二級生化法中最多可去除廢水中30%的色度,也有一些生物處理法實際上還會增大廢水的色度。
造紙廢水有什么特點?
造紙廢水其污染物含量大致為:CODCr 600~2400 mg/L, BOD5 125~585 mg/L,SS 650~2400 mg/L,色度 450~900倍,外觀呈黑灰色。洗滌廢水量為100~200 t/t紙;與通常的抄紙工藝一樣,在廢紙再生造紙的抄紙部分,也產生含有纖維、填料和化學藥品的“白水”,對該廢水常采用氣浮法進行處理,回收纖維和填料,并使處理后的“白水”得以循環使用。
造紙廢水是一種處理難度較大的工業廢水,一般通過物化法+生化使其中的污染物質得以降解。由于廢水本身所含污染物十分復雜,經處理后,出水雖能基本達到排放標準,但與廢水回用對水質的要求相距較遠,采用傳統砂濾、活性炭過濾、多介質過濾等處理工藝實現廢水回用處理,只是一定程度降低出水懸浮物濃度,對污水中可溶性污染物如COD、氨氮和鹽分等無法進一步除去,如果回用,會直接影響到紙張效果。造紙行業一般回用中水往往只限于生產過程的除渣、洗漿、漂洗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生產工藝,而且這些工段用水對COD、濁度、鐵等指標有一定要求,現有過濾技術并不能滿足這些工段的水質要求,而且傳統多級過濾工藝有流程長、占地面積大、產水水質不穩定等缺點。
造紙廠的廢水可以用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來處理效果好

造紙生產過程中用水很多,生產1t紙約需水300~500m3,在造紙廢水中,不僅含有大量造紙原料(約有20%原料隨廢水流失),而且含有大量化學藥品及其他雜質,所以如果造紙廢水不經處理任意排放,會對水體造成極大的危害。造紙污水的特點:
1、蒸煮木漿(或草漿)所生成的廢液,又稱黑液。
2、打漿機和靜漿機排出的污水,稱打漿污水。
3、造紙機污水,其中可以直接使用的稱為白水。
1、滾筒式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24-28%,水不溶物高,多用于污水處理。 2、板框式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27-31%,水不溶物低,用于污水處理和飲用處理。 3、噴霧干燥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28-33%,水不溶物低,溶解速度快.用于飲用水及更高標準水處理。
使用聚合氯化鋁產品時,可根據原水的不同渾濁度,測定適當的投藥量。如聚合氯化鋁的含量在25%--32%之間,25%-26%這之類的多用于造紙方面,27%-28%含量的聚合氯化鋁多用于廣泛用于工業,生活污水的處理,冶金,造紙,線路板,制革,印染,電鍍等行業。29%-32%的含量的則用于自來水和飲用水行業專用。因此不同的含量的聚合氯化鋁用途則也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