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校園雕塑的工作,首先由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研究提出設置雕塑的主題和地點.然后委托雕塑家進行創作做出小樣,再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論證,{zh1}實施。因此那種不顧校園環境特點把國內甚至國外的現成雕塑作品,生硬地安置在校園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校園雕塑在有了明確的主題之后就進入如何表現主題的創作階段。無論以什么藝術風格或什么材料來表現主題都需要牢牢把握住簡練的特點切忌繁瑣。這一方面是雕塑本身要簡練不要繁瑣另一方面是緊靠雕塑周圍的環境也要簡練,不要繁瑣。
雕塑要有藝術語言,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一件好的雕塑作品與其所在的環境背景融合之后,本身蘊含著一個故事。”比如清華大學校園內的景點“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著田田的葉子,荷塘邊立矗著許多嶙峋的怪石和高高低低的樹木,而朱自清先生的塑像就掩映在樹影之下,讓每一個到這里來的人都能身歷其境般地感受到《荷塘月色》中所描寫的一切,更深切地體驗到朱自清先生當時的心境。
校園文化bao括物質文化(即校園文化的硬件方面)、精神文化(即bao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制度文化(即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bao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三方面。這三方面的協調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現象。雕塑作為校園物質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同時也是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