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既是滿足社會生活的物質需要,還是寄托和比附品格的文化載體,是星級酒店雕塑擺件陳設的gd選擇之一。
從東漢到明清的幾千年間,瓷器制造業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成就。人們根據瓷器的釉彩將其分為了青瓷、白瓷、彩繪瓷、顏色釉瓷四大類。這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彩繪瓷。
彩繪瓷將中國畫的線條和圖像融入到立體的器物表面,形成了雙重的審美意趣。中國瓷器從明dk始全面進入彩繪時代,各種工藝、技法、紋飾、色彩的彩繪瓷爭奇斗艷,一猜紛呈。
彩瓷主要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類。釉下彩就是成型的胎體上進行彩繪,施透明釉后經高溫一次燒成。釉上彩則是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用色料繪彩,再以低溫烘燒而成。還有兩者相結合的斗彩。
彩繪瓷種類早期彩繪瓷、長沙窯、磁州窯、景德鎮窯。
1、早期彩繪瓷:初期的彩繪只是點彩涂抹或簡單的繪畫。代表為青釉釉下彩,在瓷器的坯上進行彩繪后,罩青釉一次高溫燒成。
2、長沙窯:唐代名窯之一,在今湖南長沙南郊一代。
長沙窯產品造型豐富,以碗的數量最多,以壺的種類最多。題材除了一部分源自中國傳統之外,大多來自于域外,如pu萄、獅子、椰棗樹、摩羯魚等,還有以草體的阿拉伯文為裝飾。
長沙窯瓷器
3、磁州窯:是宋、金、元時期的名窯,中心窯址在今河北省磁縣觀臺鎮和彭城鎮地區,以生產具有強烈的民俗意趣的彩繪瓷著稱。
磁州窯主要流行白地黑彩、白地醬彩、綠地黑彩、通常在胚胎上敷白色化妝土之后,用毛筆蘸黑色顏料描繪紋飾,再罩透明釉入窯燒成。紋飾度取材嬰戲、花卉、禽鳥、詩句等。這種裝飾效果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對比,藝術風格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磁州窯彩瓷
4、景德鎮窯:
景德鎮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瓷土資源豐富。
1、釉上彩:
景德鎮生產的元代青花瓷成為中國青花瓷器成熟的標志。景德鎮青花瓷的產量和質量在元、明、清三代都是獨占鰲頭的。在裝飾方面,流行多留空白地的裝飾。發色穩定,色調清新淡雅。繪畫采用雙勾邊線,大筆涂色的方法,色彩比較統一。
明永樂青花瓷玉壺春瓶
清康熙時期wq掌握了釉里紅的燒制技術,發色更好,色澤純正、穩定,暈散現象也已得到了控制,并能隨心所欲地用線條勾勒紋樣的輪廓與細部。并創制了“釉里三彩”等新品種。
釉里紅——元末飛鳳紋玉壺春瓶
2、釉下彩:清代釉上彩頗多,極為豐富,可分為五彩、琺瑯彩、粉彩、斗彩、素三彩等品種。
五彩瓷器源于明宣德而盛于嘉靖、萬歷時期,以發色濃艷著稱??滴跷宀噬珴甚r艷明快,畫面和諧統一。
嘉靖五彩瓷
斗彩出現于明代成化年間,多為小型器物,以天字罐、雞缸杯、pu萄杯等最為名貴,精工細制,胎細膩,釉滋潤,色彩典雅。
明代斗彩雞缸杯
琺瑯彩是創造性地將以往裝飾于銅胎上的琺瑯彩施于瓷器之上,具有色彩濃厚鮮艷、層次豐富的特點,有較強的立體感,并具有油畫的質感。
雍正琺瑯彩松竹梅紋瓶
粉彩是清康熙朝后期再琺瑯彩基礎上創燒的一種低溫釉上彩。色彩更富有才呢過次感,更為柔和,具有更強的表現力。
清雍正粉彩牡丹紋盤口瓶
素三彩是先在瓷坯上刻劃好紋飾,上釉高溫燒成素瓷,再用黃、綠、紫色為主的彩料填繪在花紋上,二次入爐低溫烘烤而成。由于彩料中不用紅色,色調素凈淡雅,故稱素三彩。
康熙素三彩鏤空錦地梅花壽字蚊香熏
51A設計機構擅長專業藝術品設計定制,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遺產是51A設計機構的責任,十余年不懈的為民族文化藝術的發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深受客戶和業界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