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事故車輛貶值損失,首先要搞清楚車輛貶值的種類。車輛的貶值一般分為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
實體性貶值也稱有形損耗,是指機動車在存放和使用過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學原因而導致的車輛實體發生的價值損耗,即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發生的損耗。舊車一般都不是全新狀態的,因而大都存在實體性貶值,確定實體性貶值,應依據新舊程度,包括車輛外觀、內部構件或部件的損耗程度。假如用損耗率來衡量,一輛全新的車輛,其實體性貶值為百分之零,而一輛報廢的車輛,其實體性貶值為百,處于其它狀態下的車輛,其實體性貶值則位于其間。
在此基礎上,結合租賃行業的規定綜合確定受損車輛的貶值損失系數(也可稱為“加速折舊補償系數”);其次,根據鑒定標的使用年限與出租車輛使用年限相比,確定一個可比系數;{zh1},根據修復方案計算的修理費用總額、車輛貶值損失系數、使用年限可比系數,計算出車輛貶值損失數額。用公式表示如下:
P=A×B×C
P——鑒定標的貶值損失價格A——車輛修理費用總額
B——車輛貶值損失系數C——使用年限可比系數
根據以上兩種測算方法綜合確定貶值損失價格。結合受損車輛使用性質、行駛里程、車輛在事故前使用維修保養狀況等相關因素,確定以算術平均法或加權平均法來計算車輛貶值損失價格。
綜合確定鑒定標的貶值損失系數。一般來說,舊機動車如果發生過交通事故,即使修復,但因其安全、使用等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通過拍賣或變賣時貶值損失系數一般為原車受損前可變現價格的10至30(有的甚至達到或超過50,因車輛自身、受損部位、修復程度等因素而異)。根據調查了解鑒定標的的購買時間、車輛檔次、車輛使用性質、受損前的成新狀況(特別是標的在本次受損之前是否曾發生過交通事故)及修理廠家、修理水平等情況,參照以上所述的市場交易慣例,并結合估價人員的經驗,綜合分析確定鑒定標的的貶值損失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