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度對污泥顆粒化的影響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顆粒化進程的影響;二是對顆粒污泥活性的影響。后者主要表現在通過調節pH值(即通過堿度的緩沖作用使pH值變化較小)使得產甲烷菌呈不同的生長活性,前者主要表現在對污泥顆粒分布及顆粒化速度的影響。在一定的堿度范圍內,進水堿度高的反應器污泥顆粒化速度快,但顆粒污泥的產甲烷活性低;進水堿度低的反應器其污泥顆粒化速度慢,但顆粒污泥的產甲烷活性高。
因此,在污泥顆粒化過程中進水堿度可以適當偏高(但不能使反應器體系的pH>8.2,這主要是因為此時產甲烷菌會受到嚴重抑制)以加速污泥的顆粒化,使反應器快速啟動;而在顆粒化過程基本結束時,進水堿度應適當偏低以提高顆粒污泥的產甲烷活性。![](http://zs1.img-/pic/227857/p2/20180425152039_2597_zs.jpg)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不斷增長的生活需要在滿足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新的問題。城市的污水處理總量不斷增加。現在大部分的污水處理工藝都采用活性污泥法,該工藝在較好地處理市政污水的同時也帶來了污泥的處理和處置問題,污泥焚燒帶來的二次污染和污泥填埋占用的城市土地,使污泥處置成為難題。另一方面,一些化工、印染行業以及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等均屬于成分復雜、處理難度較高的廢水,甚至含有毒有害物質,傳統的活性污泥法水處理工藝難以滿足高難度污水的處理要求。
![](http://zs1.img-/pic/227857/p2/20180425152039_2597_zs.jpg)
![](http://zs1.img-/pic/227857/p2/20180425152038_7397_zs.jpg)
厭氧氨氧化顆粒污泥的快速培養與形成機理:
利用反硝化顆粒污泥摻雜少量厭氧氨氧化污泥啟動厭氧氨氧化反應器,摻雜體積比為10:1,旨在快速啟動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并培養厭氧氨氧化顆粒污泥。結果表明,反應器連續運行60d,成功培養出厭氧氨氧化顆粒污泥。反應器啟動可分為細胞自溶期、活性提高期以及活性穩定期3階段,細胞自溶期,顆粒污泥大量裂解,PN/PS由0.6升高到1.25,VSS/SS由0.45降低至0.38。活性提高期,PN/PS比值降低,VSS/SS比值回升。反應器進入活性穩定期,NH4-N、NO2-N、NO3-N3種氮素轉化比率維持在理論值1:1.32:0.26左右,PN/PS比值繼續降低至0.6,VSS/SS比值回升至0.41。![](http://zs1.img-/pic/227857/p2/20180425152039_8717_zs.jpg)
![](http://zs1.img-/pic/227857/p2/20180425152030_9947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