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發展史:
1971年,中國第1臺全透明無支撐自動扶梯,安裝在北京地鐵。1972年10月,上海電梯廠大提升高度(60多m)自動扶梯試制成功,安裝在朝鮮平壤市金日成廣場地鐵。這是中國最早生產的大提升高度自動扶梯。
1974年,機械行業標準JB816-74《電梯技術條件》發布,這是中國早期的關于電梯行業的技術標準。
電梯功能:
現代電梯主要由曳引機(絞車)、導軌、對重裝置、安全裝置(如限速器、安全鉗和緩沖器等)、信號操縱系統、轎廂與廳門等組成。這些部分分別安裝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機房中。通常采用鋼絲繩摩擦傳動,鋼絲繩繞過曳引輪,兩端分別連接轎廂和平衡重,電動機驅動曳引輪使轎廂升降。
電梯要求安全可靠、輸送效率高、平層準確和乘坐舒適等。電梯的基本參數主要有額定載重量、可乘人數、額定速度、轎廂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電梯發展史:
1951年冬,黨中央提出要在北京天an門安裝1部中國自己制造的電梯,任務交給了天津(私營)從慶生電機廠。4個多月后,第1部由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自己設計制造的電梯誕生了。該電梯載重量為1 000kg,速度為0.70m/s,交流單速、手動控制。
1952年,上海交通大學設置起重運輸機械制造專業,還專門開設了電梯課程。1954年,上海交通大學起重運輸機械制造專業開始招收研究生,電梯技術是研究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