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簽“陰陽合同”就為毀約?買家指責實為漲價
賣主認為包含兩種價位的“陰陽合同”偷逃稅款,在買家已經將首付款打入賬戶的情況下,毅然認定合同無效;而在買家看來,賣家這份維護國家稅收的舉動{jd1}是別有用心,“他就是看房價漲了,撕毀合同后再想賣個好價錢。”目前,買方訴至法院,請求賣方履行合同義務。
買房人趙某訴稱,2009年5月,自己為購買侯某位于西城區一處房屋,并簽訂《上海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確認房屋成交價格78萬元,趙某房款支付方式為公積金dk。2009年6月,雙方以此合同為基礎,共同辦理了住房公積金dk手續,并得到公積金dk審核確認。
2009年7月,趙某在中介公司托管的銀行開,趙某將首付款29萬元存入該賬戶。趙某交納了訴爭房屋2009至2010年度的供暖費、物業費。后來,上海鏈家房地產公司向侯某發出催告函,告知侯某攜帶相關證件到銀行辦理相關手續并過戶,但侯某予以拒絕。原來在這時侯某稱,雙方簽訂的《上海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首頁已經提示合同僅供參考查看,說明該合同只是一個買賣意向,不具備法律效力,合同自始沒有成立。雙方2009年6月3日還網簽了一份《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其中雙方約定的房價為60萬元,而實際成交價格為78萬元,侯某認為,這種以低報成交價格來偷逃國家稅款的行為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兩份合同均屬無效。即使上述合同有效,由于趙某遲延履行合同主要義務,經侯某催告后,趙某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支付首付款的義務,侯某已通知趙某解除合同。
“因為房價漲了,賣家才要求提高房價。”買主趙某說,自己起訴要求侯某繼續履行雙方簽訂的合同,并協助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據了解,目前,此案仍在審理中。
-律師說法
故意逃稅違法 合同中買賣部分仍有效
上海佑天律師事務所馬國華律師說,按照有關規定,房屋買賣雙方應當按照實際成交價格交納稅款。在這起案件中,雙方當事人約定買賣價格是78萬元,也就是說,78萬元是真正交易的數目,而網簽交易價格是60萬元,差價18萬元沒有交稅,實際逃避了這部分納稅。買賣雙方為達到逃避國家稅收的目的,而在房屋買賣合同中故意做低房價,的確涉嫌違法,但合同中關于房屋買賣的其他條款的約定并不違反法律規定——也就是說,這份合同是雙方當時真正意愿的表達,應該還是有效的。
“雙方當事人在房屋買賣中簽訂‘陰陽合同’,以逃避國家稅收的做法并不鮮見。”馬國華律師說,個別合同當事人明知此舉違法,仍屢屢嘗試,其目的往往是為了方便自己在賣房過程中想要反悔的時候,能夠以合同無效為借口,拒絕出售房屋。事實上,做低房價的買賣合同不會整體無效,房屋出賣人企圖以此逃避合同履行義務的想法是難以實現的。
文章來源:松江新開樓盤 http:///project/s/song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