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前報道透露,全球包裹聯盟的具體運作模式是,國內快遞業通過和國外當地快遞公司合作,建一個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的國際包裹服務網絡,聯盟內成員將遵循共同的運營標準和流程、統一的IT基礎設施以及結算機制。其中,將會涉及到合作聯盟成員之間的數據交換、聯盟成員與電商企業的數據交換、聯盟與政府及海關之間的數據交換。
據悉,該聯盟將于今年年內正式成立,目前已經聚集了韓國{zd0}的快遞企業CJ集團、臺灣本土統一速達快遞等多家合作伙伴。一位圓通內部人士透露,全球包裹聯盟建立以后,將通過“建紐帶、建標準、建制度”的方式,發揮成員各自的資源優勢,加強網絡協同效應。
根據{zx1}統計,今年3月份圓通速遞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15%,在電商最為發達的上海和江浙地區其更占據市場{lx1}份額。
現代物流報副總編輯、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國內還沒有一家快遞企業在網絡、人力上完成全球化布局。目前,在海淘物流服務市場,混戰多于有序競爭。圓通領頭建立聯盟,有利于形成中國本土快遞企業在海淘市場的物流骨干網。
不過,楊達卿認為,聯盟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外快遞企業的差距,只是在最快的時間內整合本土資源聯合出海。下一個階段,本土快遞企業還是要組建自主網絡和運力,推進精益服務。
廣東申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斌則認為,如果全球快遞聯盟真的能夠建立起來的話對國內民營物流公司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現在快遞企業在國內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也迫切需要跟國外物流公司合作和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