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擁有物流“終結能力”的順豐也來湊熱鬧,再度跨界推出了跨境電商平臺“順豐海淘”。
雖然沒有互聯網基因,但這并不妨礙順豐從物流和線下虛擬體驗店逆向發力電商業務。其實,身處互聯網時代,順豐也有焦慮,固守原有的業務前路將越走越窄,快遞業的微利瓶頸也在倒逼著順豐必須“不安分”起來。實際上,這也并非靠快遞漲價就能相安無事,多條腿走路或許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可以發現,順豐新的業務版圖中嘿客、順豐優選抑或是順豐海淘,都表明順豐正用物流基因打造一個新的生態圈,這或許是順豐老板王衛口中所說的“打造物流領域的百貨公司”的愿景。
依托物流逆襲
時不我待,順豐必須開辟新的戰場。順豐速運副總裁李東起曾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如果單做快遞順豐可以做得更好,但順豐的未來是由市場決定的。因此,順豐必須思考如何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跨境物流競爭目前并不是非常激烈,隨著海淘市場迅速擴大,部分快遞公司也想借此在國外布點。”萬擎資詢CEO魯振旺說。據預測,到2018年,中國海淘消費者將達到3560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可以發現,從順豐近兩年推出的順豐優選、嘿客等一系列跨界舉措也可一探順豐的轉型路徑,對于順豐而言,包括自有和租賃飛機目前已經達到37架,而2萬多快遞員正是其擁抱跨境電商的基礎,“順豐海淘”也同樣蘊含其物流基因。
按照順豐的設想,做物流和跨境電商兩者有相通之處。“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是所有做跨境電商企業的基本想法。”順豐淘淘總負責人任曉煜說,順豐將采購后的商品存放自海外包含中國香港的多個倉庫,壓縮中間環節,在其他平臺上需要至少7個工作日才能收到的貨物,“順豐海淘”只需3個工作日左右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