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出口導向型企業面臨大量海外需求,隨著一帶一路計劃實施,也給了中國企業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企業對翻譯需求越來越大。
目前中國每年的翻譯市場規模在每年300億左右,主要分布在各地的中小企業,這些用戶的年平均翻譯需求在1萬-5萬之間,目前這些需求都分散在各地各種中小翻譯公司之中,這些翻譯公司的規模一般都在20人以下,在翻譯的管理上更是處于原始作坊狀態,而本身中小企業的翻譯需求,相比于大客戶,更多樣多變,時間要求更高,更個性化的服務,針對這些痛點語翼團隊開發了一款翻譯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智能化的翻譯服務。
“語翼Woordee”主要是一個基于SaaS的在線翻譯平臺,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基因匹配譯員系統和翻譯過程管理系統。
語翼團隊出身于傳神語聯網出身,傳神語聯網是目前CommonSenseAdviser統計中中國排名{dy},亞洲第三的翻譯企業。語翼基于深度學習基因匹配譯員系統就是背靠傳神語聯網過去10年在傳統大客戶業務積累的譯員資源及大數據,平臺能提煉出每一遍文章的關鍵詞,語句及段落之間的關系,并給每一個譯員一個基因對。
當一個客戶有文檔需要翻譯時,平臺可以通過比較客戶文章及譯員基因匹配對,自動為客戶挑選出合適的譯員領取訂單。具體流程是,用戶上傳翻譯內容,后臺將內容進行相似性匹配,從匹配的文檔中挑選出合適的譯員,匹配好之后平臺發送推送短信給5-10名譯員接單,用戶可以在翻譯過程中實時查看進度并與譯員溝通,在確認翻譯質量OK后完成翻譯訂單。平臺有第三方資金托管平臺。
當然,翻譯員入駐也需要一定的條件,首先是實名認證,語言方面也需要經過考核,目前語翼的譯員審核tgl大概是7.3%左右;完成訂單后,譯員也會拿到相應的評分。
傳統翻譯行業,一份稿件的傳遞需要經過客戶-銷售-項目處理-供應商-譯員。中小企業追求成本的降低,一層一層傳達產生的后果就是人力成本高,一份2000字的稿件,極有可能就需要半天的時間,因此傳統企業交付時間最快也需要24小時。語翼的做的就是盡可能砍掉中間流程,訂單和翻譯者直接匹配,而且由于流程簡化,翻譯的時間也縮短到了3-4小時。量化來看,語翼上的訂單低于市場30%以上的價格,運營成本比傳統翻譯低20%。
數據運營方面,語翼上線至今處理了15000多張訂單,會員復購率應該是64%~81%。
語翼的模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Uber,系統根據基因匹配(車距離的遠近)來自動派發譯員,翻譯員接單后,語翼又屬于一個平臺模式,支持客戶和譯員的直接對接。
語翼Woordee團隊主要成員有十年以上的從業經驗,產品技術團隊成員也大多來,如IBM、微軟、華為、中興等互聯網公司,營銷及客戶服務團隊也有來自于美團、滴滴等互聯網企業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