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停車場前景廣闊
據分析,目前國內國際多數城市均已寸土寸金,交通壓力正逐步從動態向靜態轉化,“停車難”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公共性難題。據測算,到2010年中國轎車保有量將達到2000萬輛。停車位估計需增加480萬個,平均每年需求96萬個。而目前,全國已建成的立體停車位才3萬多個。因此,立體停車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自動立體停車裝備系統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是極不均衡的,德國開發最早,技術居于{lx1}地位,在二層及多層平面式立體停車庫系列中,它已發展了H型、U型和V型。日本由于國土面積小而應用最廣,自從1959年引進了建造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技術之后,到1983年,就已經在本土上共建造了25454座多種形式的機械式車庫,平均每座容車量達到十輛左右,最多的能達到百輛以上。從上世紀七十年末期起,車庫容量年遞增率為5%-7%,已經趕上了同期汽車擁有量的年遞增率4%-6%,從技術特征上看,日本更重視豎式自動立體車庫的發展,即密集型自動立體停車庫的發展。進入20世紀以來,在國內舉辦了多個與停車設備相關的展覽會,全自動立體停車設備的容車能力及其技術完備,先進程度已被世界廣泛承認和接受。國外停車設備在國內市場上也開始推廣使用。

目前國內停車場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機械式停車場 指停車場wq由機械停車設備構成,是國內停車場主要的一種。分為升降橫移類、垂直循環類、水平循環類、多層循環類、平面移動類、垂直升降類、簡單升降類等類型。它的主要優點有占地面積小,選型多樣、可具體結合場地特點設計,也可與其他方式相結合來實施,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使用方便,管理和維護也較為容易,具有定量存車的特點。
平面停車場系統 智能停車場系統平面停車場系統因其主要采取感應式IC卡讀卡方式,所以也叫感應式停車場系統。
智能立體停車庫 智能立體停車庫系統又叫垂直升降式停車系統或電梯式立體停車庫系統。它是集設備、操作、安全、維護、管理為一體的智能化系統,觸摸屏式的人機界面,操作和使用也極為方便,具備智能化管理及收費系統。其高度的智能檢測和完善的fu務體系可實現零障運行。它的特點就是獨創的分時控制功能,實現分時段、分層停車控制,有效提高車位利用率。可以與城市停車收費系統連接,可實現全市停車收費一卡通,并可加裝監視系統與小區聯網。另一種模塊化智能型立體車庫也開始趨于成熟,不僅實現了全模塊化設計,采用了智能控制技術,更是充分利用了太陽能技術、能量蓄積(節能)技術。模塊化智能型立體車庫不再是一個整體建筑,它由獨立的模塊組合而成,如停車位、升降裝置、智能載車器等分散的零部件,修建時只要像搭積木一樣把各個零部件組裝起來,就成了一個標準的立體車庫,具有節省時間、成本低等優點。
遙控停車場管理系統
智能停車場系統遙控停車場管理系統的特點是不受停車位置及方向限制,只要在遙控距離內即可控制開門及抬桿。遙控器攜帶方便、價格便宜,安裝簡單。其主要原理是在欄桿機控制箱及電動門控制器安裝遙控接收卡及存儲器卡,在使用時,只要遙控器的密碼正確即可對系統進行控制。其產品經歷了由撥碼式到脈沖式再到循環式的發展過程,目前已日趨成熟。遙控停車場管理系統被廣泛用于歐洲許多停車場及私人住宅。 未來,智能停車場將朝聯網化、無人化方向發展 隨著智能停車系統在各種大型或超大型商業收費停車場(機場、體育場、展覽中心)、中小型商業收費停車場(酒店、寫字樓、商場、劇院配套)、小區停車場等都有相應的應用,且不同的停車場對系統軟、硬件的要求都有所差異。傳統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只解決了出入口控制的問題,對于停車場內部的停車引導、找車、快速進出等功能則鞭長莫及,而且在收費這個環節上也存在繳費方式單一、人工管理效率低下、存在收費漏洞等問題,更別說進行停車場整體的系統整合及資源優化配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