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構件式建筑體系 建筑物由柱、墻筋、梁、擱柵、檁條、椽子和屋架等單元構件裝配成輕型鋼結構骨架,然后再加鋪屋面,安裝墻板和門窗等。骨架的節點多采用螺栓和接板固定。為了加強組裝式骨架的穩定性,在必要的部位加支撐或可調節的交叉式拉桿。單元構件組裝的建筑,組裝靈活,運輸方便,可適應各種不同建筑空間組合的需要。但現場施工時間比其他幾種安裝方式長些。
框架隔扇式建筑體系 由薄壁型鋼龍骨組成的框架隔扇,用作墻體、樓板和屋面的承重骨架結構,來裝配成整幢的建筑。這種建筑的內外面層和內部保溫、隔熱層以及門窗等可以在工廠預制時安裝好,也可在施工現場待骨架裝配好后再進行安裝(圖 1。這種建筑體系如同板材裝配式建筑,要求隔扇的規格類型少,節點裝配方便。由于大部分工作可在工廠完成,所以質量較高,現場施工速度較快。![](http://zs1.img-/pic/183779/p4/20170502160426_9906_zs.jpg)
空間鋼結構主要分為空間網架結構和空間桁架結構兩種。
空間網架結構:已廣泛應用于工業廠房、體育場館機場、車站、寫字樓及其它公共建筑中。
空間桁架結構:這是一種替傳統網架的方案,在鋼砼柱上,或落地設計成三角型,四邊形的空間桁架,桁架的上、下弦及腹桿采用圓鋼管(弧形桁架)相貫焊接節點;或采用方鋼管,H型鋼(直線形桁架)對接焊接節點。采用必要上、下弦支撐體系,外形美觀,是建筑師喜愛的一種選擇。
![](http://zs1.img-/pic/183779/p4/20170502160428_5038_zs.jpg)
近幾年,鋼結構建筑相比于磚混結構建筑在環保、節能、工廠化生產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深圳高 325米的dw大廈、上海浦東高421米的金茂大廈、北京的京廣中心、鳥巢、央視新大樓、水立方等大型建筑都采用了鋼結構,北京、上海、山東、遼寧、內蒙等省市已開始進行鋼結構住宅試點,其中,北京金宸公寓已被列為建設部住宅鋼結構體系示范工程。高層鋼結構建筑屢見不鮮人們預料21世紀是金屬結構的世紀,鋼結構將成為新建筑時的脊梁。
人類自17世紀70年就開始使用生鐵,19世紀初開始使用熟鐵建造橋梁和房屋,鋼結構發展的歷史要比鋼筋混凝土結構發展的歷史悠久,它的生命力也是越來越強。在美國,低層建筑如兩層樓以下的非居住型建筑市場已有70%以上是建筑金屬制品。全世界至今已完成的101幢超高層建筑中,鋼筋混凝土結構16幢,純鋼結構 59幢,不同形式的鋼砼混合結構27幢;可以看出鋼結構的發展必將促使建筑業、冶金工業、機械工業、汽車工業、農業、石油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得到迅速發展。![](http://zs1.img-/pic/183779/p4/20170509111646_0376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