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國家層面對社會資本參與智慧交通的態度日漸明朗,同時隨著“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互聯網的技術、思維模式等將逐步滲透到交通行業的各大領域。互聯網企業將積極參與智慧交通建設,用戶也將成為智慧交通的重要參與主體,智慧交通建設的主體將呈現多元化的特征,bao括國政、互聯網企業、運營商、公眾等。
“十三五”期間,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媒體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其在智慧交通行業中的應用將更加普及。
云計算、大數據:點亮交通管理智慧。據不wq統計,當前交通運輸行業每年產生的數據量在百PB(PB是較高級別的存儲單位,1PB=1024TB)級別,存儲量預計可達到數十PB。以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為例,目前該調度中心共有bao括6000多項靜動態數據、6萬多路視頻,其靜動態數據存儲達到20TB,每天數據增量達30G左右。
![](http://zs1.img-/pic/173732/p3/20170227165627_6773_zs.jpg)
這一串以時間長度標注的指標體系,在闡明京津冀三地交通運輸的一個重要發展目標——快。為達到這一目標,除基礎設施的對接外,細化、優化客運線路以實現“ljl換乘”、“無縫銜接”,是三地運輸管理部門眼下正在開動腦筋做的“精細活兒”。記者了解到,目前首都機場已經開通直達天津、塘沽、秦皇島、廊坊、保定、唐山、滄州等周邊城市的直達班車。
![](http://zs1.img-/pic/173732/p2/20170227090137_7401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