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企業在自下而上推動這個行業,而現在是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動行業的發展。”中國重機協會停車設備工作委員會會長明艷華認為,停車難問題已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將使停車行業的發展擁有更好的環境。
根據上述行業組織發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全國擁有機械式停車庫的城市達到491個,已基本普及到所有一、二、三線城市,已建機械式停車庫項目總數14.4萬余個,泊位總量336萬余個,居世界sw。
山西東杰智能物流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紅說,盡管近兩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市場走低,但企業的立體車庫業務依然保持了相當幅度的增長,未來這一市場的前景十分看好。
多家企業同時表示,立體車庫的發展仍需地方進一步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例如降低立體車庫審批難度、簡化相關手續,通過綜合扶持措施縮短立體車庫回報周期,加強立體車庫周邊違規停車執法管理等。
“還可以結合珠海產業發展的現狀、規劃和特點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和發展立體停車裝備制造業,通過鼓勵措施和扶持研發投入,開發生產能夠滿各類不同特點的立體停車設備。”提案稱。
部門回應
隨著市民對工作、生活、居住環境質量的日益重視,停車難也越來越受到市民關注。但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居住人口及汽車人均保有量的增加,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道路交通資源有限的矛盾也不可避免會日顯突出。不過,對于停車難問題,bao括市市政和林業局在內的相關部門也正在積極解決當中。南都記者獲悉,不僅情侶中路將建設大型地下停車場,而且珠海也將規劃建設63個停車場。
采取新舊區域結合配套建設
針對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劉戍東說,將結合老舊小區和公共綠地等綜合整治,增加基本停車供給。
劉戍東說,什剎海地區,由于區域特殊,不可能做大規模拆建工程,來建設停車設施。根據統計,什剎海由于聚集居民、大量游客,停車位缺口較大,馬路邊亂停放問題突出。據統計,目前而言,不bao括游客停車需求,僅滿足什剎海居住需求停車位需要9000多個停車位,但什剎海目前僅有2000多個停車位。
據介紹,從2017年開始,計劃利用騰退疏解的空地,將在羊房胡同、德外大街等試點立體停車,增設約200多個停車位。明年將在什剎海地區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停車建設、運營。
劉戍東強調,將實施區域停車平衡。他說,將在每個街道各選取一處試點,以社區為單元,根據社區停車泊位供給和停車需求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利用區域道路單停單行、老舊小區停車自治管理、社會單位與居住區錯時停車等措施,合理利用社區內部停車資源,減少違法停車行為,實現小區區域、道路微循環的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