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形靈璧石
塔形靈璧石亦稱塔婆靈璧石,為層疊石之一種,因形如寶塔故名。
塔形石多與片狀火疙瘩石為伍,并以此為塔形層次,突出于塔形之外,似寶塔之檐,層數為三至多層,以“七級浮屠”為上品,或圓或方,形態各異,色差明顯,別致自然,造型古樸,寓意吉祥,為賞者所珍重。

塔形石多為灰白赭黃相間,黑白相間者較少,質地較粗糙。
主要產地:靈璧鳳凰山、吳寶山;婁莊韓村;墉橋褚蘭靈山;解集至尤集一帶。
圖案靈璧石是靈璧石大家族的主要成員,可謂品類繁多,多姿多彩。其成因多為大小不同及品種各異的海藻化石與不同色質的巖石附生一體,形成了色差明顯、色調多變、圖文豐富、格調文雅的紋飾圖案,令人望石興嘆,拍案叫絕,給賞者提供了廣闊的審美空間。

圖案靈璧石就其圖文形態可分為海藻纏枝,海藻梵文、海藻圖畫、海藻雪花、珠藻、蛐蟮、阡陌等形態不一的品類,或以色勝,或以紋彰,或以圖顯,或以形異,皆為奇特,無論象形寫意,都各具特色,別開生面,為靈璧石披上了如詩如畫的面紗。
主要產地:靈璧槐園山、朱趙山、固山子、嶂渠山、耙子山、仰山、獨堆山;墉橋褚蘭靈山。
主要品種:
1、粗紋海藻靈璧石;2、細紋海藻靈璧石;3、珠紋海藻靈璧石;4、蛐蟮海藻靈璧石;5、雪花海藻靈璧石。
靈璧石又名磬石,產于安徽靈璧縣浮磐山。是我國傳統的觀賞石之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作為貢品了。它漆黑如墨,也有灰黑、淺灰、赭綠等色。石質堅硬素雅,色澤美觀。從1950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虎紋石磬”就是實物的佐證。靈璧石之美為古今名人喜愛,至今仍是藏石愛好者搜集的對象。

靈璧石主要特征為“三奇、五怪”。三奇即色奇、聲奇、質奇,五怪即瘦、透、漏、皺、丑。在展覽中有一件名為“米芾拜石”靈璧石精品,主體為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瘦者鐵骨錚錚,透者跌宕,漏者遒邐,皺者江河,右側為一位長袍老者雙手作揖,彎腰拜石,極盡虔誠之態,自然天成,巧奪天工。可謂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yt}地,一石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