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湯鍋底
配方:雞精30克 味精20克 鹽10克 胡椒15克 大棗10克 枸杞5克 大蒜10克 姜片(取皮)5克 雞油50克 西紅柿4片 山珍20克 清湯4斤.豬油100克
山珍(羊血菌,牛桿菌.滑子菇等)
將當歸和黨參共20克剁成顆粒放到白湯鍋底內(nèi)效果特佳.
火鍋調(diào)味與參湯要求:
1麻味不夠:加炒制過的花椒與老油攪拌即可
2 麻味過重:加入白糖和醪糟攪拌加老油適量.
3 辣味不夠:加加炒香的滋粑辣椒和老油攪拌.注意滋粑辣椒炒制(色拉油10斤,滋粑辣椒5斤,泡小茴香適量,老生姜顆粒適量 炒制到半干時加白酒炒干即可)
4 辣味過重:從鍋中取出一部分老油,參入一部分清湯然后加入適量醪糟和白糖即可.
5 咸味不夠 將鹽溶于清湯適量加入底鍋即可
6咸味過重:加入藕片和土豆片各一分即可,或者加入適量清湯也可以解決.(藕片和土豆有減咸的作用)
7為了保證客人的鹵莽行為而倒很多菜倒鍋里影響鍋底質(zhì)量,請保持鍋底8分滿.
![](http://zs1.img-/pic/175295/p2/20170306154112_2512_zs.jpg)
麻辣燙配方
佐料:川花椒,川胡椒,八角,桂皮,涼姜,香葉,草果,肉扣,白糖,老抽,豆瓣醬,姜,蔥
主料:嫩雞腿,乳鴿(兩只,視湯多少而定),豬骨,雞骨,羊骨,水牛肉,水牛肚
用油:豬油,牛油,菜仔油
制作:放菜籽油適量,油溫六成,放白糖炒成流湖狀,待油溫上升直到九成,下嫩雞腿,待顏色成鮮紅略重,加高湯,稍煮,放牛油,豬油,雞骨,羊骨,水牛肉, 放川花椒,八角,桂皮,涼姜,肉扣,香葉,草果,少許老抽,慢火輕燉。另起鍋,放菜油,炒豆瓣醬出香味,放姜末;待肉爛,湯成色,后三次除異味,湯成。
輔料:金針菇,香菜,青筍等(在長沙的配料有很多種,各種葷素都有)
佐味:蒜泥或麻油調(diào)和汁熱炒
![](http://zs1.img-/pic/175295/p2/20170306154116_7654_zs.jpg)
燙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采用象雞翅、雞爪、鴨掌、牛肉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鱔魚、帶魚一類的菜肴,燙制的時間也應長一些,燙制這類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xiàn)不熟的問題了。
在川菜所有菜肴中,目前使用香料種類最多的還是以四川麻辣火鍋為表其次為四川鹵菜,其香料可與麻辣火鍋香料互用,只是在品種用量上有一些差別。
據(jù)我了解,早年部分火鍋店在麻辣火鍋中喜歡用殼,認為加入后味道就特別香,故在舊時的四川麻辣火鍋中使用得相當普遍。眾所周知,就是從中提煉出來的,舊社會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和創(chuàng)痛,至今讓我們記憶猶新,而在火鍋中加入殼也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http://zs1.img-/pic/175295/p2/20170306154112_8342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