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牛肉 ,一種菜名,是指以牛肉為主要原料,經過多種調味料的腌制而制成的一種肉制品,是源于內蒙古呼和浩特著ming的特色名菜。有補中yq、滋養(yǎng)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于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醬牛肉保留了牛肉補中yq、強健筋骨、滋養(yǎng)脾胃等多重功效,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適合筋骨酸軟、面黃目眩、氣短體虛以及貧血者食用。醬牛肉鮮味濃厚,口感豐厚,經常被切成片狀當做下酒菜來食用。冬天食用醬牛肉還有暖胃驅寒的功效,是冬季進補的佳品之一[。

做法:1、牛肉洗凈切大塊;沸水后用涼水沖凈;2、氽水洗凈的牛肉塊放入鍋中(不開火),放入所有調味料,然后倒入沒過牛肉的熱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3、“咕嘟”中~4、燉至肉可用筷子扎透即可(我燉了大約一個半小時),要留些湯汁。熟后不用立刻取出,浸泡2、3個小時更入味。涼后切片,切時逆著肉的紋路,否則肉會散的。做法五主料:牛腱子肉1000克、紅辣椒1個、大蔥1根、生姜1塊、香菜1棵、花椒適量、大料適量、桂皮適量配料:醬油1/2大匙、料酒1小匙半、黃醬3大匙、精鹽4小匙、白糖1/2大匙

(1) 原料選擇、修整。選用經獸醫(yī)衛(wèi)生檢驗合格的優(yōu)質牛肉,除去血污、淋巴等,再切成750克左右的肉塊,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干血水待用。(2) 煮制。煮鍋內放少量清水,把黃醬加入調稀,再兌入足夠清水,用旺火燒開,撈凈醬沫后,將牛肉放人鍋內。肉質老的部位,如脖頭、前后腿、胸口、肋條等碼放在鍋底層,肉質嫩的部位,如里脊、外脊、上腦等放在鍋上層,用旺火把湯燒開至牛肉收身后,在開鍋頭上投入輔料,煮制1小時后進行壓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