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蛋食用好處:
健腦補腦
鵪鶉蛋的蛋白質、脂肪含量雖然與雞蛋相當,但它所含的卵磷脂和腦磷脂比雞蛋足足高出3-4倍,這兩種物質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

對從事腦力勞動有益的腦磷脂,比雞蛋高5-6倍的卵磷脂及成份較高的賴氨酸、胱氨酸、蛋氨酸等人體所不可缺乏的物質。可以說是腦力勞動者較好補養品,尤其是學生。

保護視力
鵪鶉蛋的核黃素含量也是雞蛋的2.5倍,對整天對著電腦的辦公一族的視力,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媽媽抱鵪鶉蛋:
1. 神經衰弱、多夢:鵪鶉蛋早晚各吃2個,常食有效。
2. 治貧血、病后體虛:鵪鶉蛋4個、桂圓20克、薏米30克、大棗10個、紅糖25克。先將鵪鶉蛋煮熟,剝皮待用,鍋內加水適量,然后加入桂圓、薏米、大棗煮粥。粥煮熟后,再加入鵪鶉蛋及紅糖,即可食用。每日fu一次,連用60天。


3. 慢性胃炎:鵪鶉蛋4個,打入250克的牛奶中,文火煮沸,早晚各食1次,常fu有效。
4.虎眼丸子
肉餡里加料酒、五香粉、雞精、蔥、姜末、醬油、少許鹽、蛋清、面粉、淀粉,打黏糊,將其拍扁。煮鵪鶉(雞)蛋,用肉bao住,用油炸。油涼后,往油里加水、胡椒粉、雞精、水淀粉、香油,淋在丸子上。

鵪鶉是一種 候鳥,常棲居于氣候溫暖的地方,是稚科中遷徙能力相對較弱的一種,翼羽短,不能高飛、久飛,往往晝伏夜出,喜夜間遷徙群飛,遷徙時多集群。日本農林部曾有人給一些野鶉帶上特殊標記,然后放回自然界去。以調查其活動情況,結果證實了鵪鶉的趨溫性。


中國國內兩種野生鵪鶉每年6-7月份在新疆西部,內蒙古東部繁殖,然后向南 遷徙越冬。根據初步的調查與證,兩種野生鵪鶉的南遷路線可能有三條:從內蒙古和新疆直接南遷,分別到達遼寧、河北黃河沿岸和西藏呂都地區越冬;從昌都地區繞青藏經四川、陜西、河南一帶繼續南遷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從昌都地區經云南、貴州遷至東南沿海地區。每年3-4月份遷飛回新疆、內蒙古等地繁殖。遷飛距離在400-1000千米左右。當然也有留在當地繁殖或局部遷移的鵪鶉喜歡在當地溫暖、濕潤的水草上筑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