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抱鵪鶉蛋:
適宜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1. 適宜嬰幼兒,孕產婦、老人、病人及身體虛弱的人食用


2. 腦血管病人不宜多食鵪鶉蛋。
宜:鵪鶉蛋的營養價值很高,超過其他禽蛋,最適合體質虛弱,營養不良,氣血不足者和少年兒童生長發育者食用;肺氣虛弱所致的支氣管疾病,肺結核、神經衰弱者也宜食;胃氣不足的胃病患者宜食;所含蘆丁對心血管疾病者有益,也可少量食用。
媽媽抱帶您看一下鵪鶉的棲息環境:

鵪鶉一般在平原、丘陵、沼澤、湖泊、溪流的草叢中生活,有時亦鵪鶉在灌木林活動。喜歡在水邊草地上營巢,有時在灌木叢下作窩,巢構造簡單,一般在地上挖一淺坑,鋪上細草或植物技葉等,巢內墊物厚約1.5cm,很松軟,直徑約10cm,產蛋7~14個,卵呈黃褐色。

具褐色斑塊,蛋平均大小為 30×24mm。鵪鶉主要以植物種子、幼芽、嫩枝為食,有時也吃昆蟲及無脊椎動物。受驚時僅作短距離飛翔,又潛伏于草叢中。遷徙時多集群。
媽媽抱鵪鶉:

中國境內有兩種的野生鵪鶉分布,以野生日本鵪鶉居多。野生普通鵪鶉繁殖于新疆,越冬于西藏南部和呂都西南:野生日本鵪鶉主要生活于內蒙和東北地區。在有些地域,兩者的分布也有重疊現象。它們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屬于候鳥,但在有些地區是留鳥,如長江中下游地區。野生鵪鶉的棲息場所一般是空曠的平原,溪流的岸邊,矮小起伏的山腳或矮樹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