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價值
銀杏價值的高層次--生態價值,無價之寶。銀杏的生態效益主要體現在從栽培角度上看,銀杏屬于果樹--干果;屬于林木--用材樹種、防護樹種、抗病蟲樹種、短命樹種及耐污染樹種。銀杏適應能力強,速生豐產林、農田防護林、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護村林、林糧間作及'四旁'綠化的理想樹種。不只可以提供大量的優質木材、葉子和種子,同時還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堅持水土、防治蟲害、調節氣溫、調節心理等,一個良好的造林、綠化和觀賞樹種,對我國大江南北農林種植結構調整、平原農區林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綠化環境
銀杏抗病蟲害,被公認為無公害的種樹,觀賞綠化理想的樹種。公園,園林,住宅小區,行道兩旁,鄉村綠化,栽植銀杏,可謂'一勞永逸'
二、凈化空氣
銀杏具抗污染、抗煙火、抗塵埃等功能。可在工業區、住宅小區、城鎮、人口密集地、休間小區、等按一定比例種植銀杏樹,形成銀杏林區,銀杏林帶,自然凈化空氣,減少大氣層懸浮物含量,提高空氣質量。
三、堅持水土
銀杏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堅持水土等功效。森林被伐,水土流失,風沙侵蝕地帶,栽培銀杏防護林區、防護林帶,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等,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1996年貴州省普定縣把栽培銀杏,發展銀杏產業為該縣脫貧致富之路。該縣水土流失嚴重,即使一把土也要種上一棵玉米滿地都是石炭巖沙。為防水土流失,農民改種銀杏,既改善生態環境,又有經濟收入(銀杏葉賣給加工廠)當今,銀杏已作為大別山,大巴山,沂蒙山等老、少、邊地區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即種銀杏,改善生態環境,又形成產業經濟,一舉多得。
四、防治蟲害
銀杏對尤其對棉花葉螨、桃蚜、二化螟蟲等尤其有效。農業區周圍種植銀杏,為作物蟲害天敵,以維護農作物。
五、調節氣溫
銀杏樹具冬暖夏涼特異功能。盛夏時節,掌心觸摸銀杏樹干,手感冰涼,觸摸其他樹干(柳樹)掌心覺熱。據測定,盛夏時節,陽光直射大氣氣溫高達40.20℃時銀杏樹下為35.30℃,大氣氣溫與銀杏樹蔭下溫差為4.90℃,而垂柳溫差僅為2.30℃,銀杏調溫能力為柳樹之2倍多。因此,營造銀杏林區,銀杏林帶,形成規模,造成小區氣候,對農田,居住區均有調節氣溫改善氣候的不可小視的良好影響。
![](http://zs1.img-/pic/198857/p3/20170823102949_8913_zs.jpg)
郯城銀杏“葉”里提銀“果”里淘金
銀杏在郯城縣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是全國有名的銀杏集中產區。銀杏由于其用途和價值遠非其他樹種可比,因此擁有中華樹木之“國寶”的美名。
農民腰bao鼓了起來。但是,壯大銀杏產業面臨的瓶頸也不少。由于銀杏和苗木價格容易受市場影響,一旦出現市場價格下跌,農民種植和管理積極性就容易受到影響。如何發揮資源優勢,做長加工產業鏈,增強抗風險能力,郯城縣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從“葉”里提銀。銀杏葉及銀杏根皮含有豐富的黃酮甙,可以斂肺、平喘臨床上用于肺虛氣喘、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從銀杏葉中粗提取的黃酮甙每噸價值超過120萬元。該縣做大做強銀杏“葉”文章,實施統一規劃,突出培育銀杏苗木、GAP銀杏葉基地建設。
聘請縣農業專家進村指導葉農科學種田,按配方施肥,并科學使用培育無污染、無公害銀杏葉。培植銀杏葉加工、銀杏茶生產、黃酮提取生產企業20多家。縣農商行創新模式,采用靈活機動的授信方案,拿出資金1億余元專門投放銀杏苗木市場和苗圃業,為銀杏市場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使銀杏市場逐漸回暖。目前,全縣新發展銀杏苗圃2萬多畝,可產鮮葉1000多萬公斤,實現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
![](http://zs1.img-/pic/198857/p3/20170823102951_8881_zs.jpg)
![](http://zs1.img-/pic/198857/p3/20170823102955_8817_zs.jpg)
鑫苑銀杏全國戰略布局
華東以 山東為中心輻射周邊;
華南以 深圳 為中心輻射周邊;
華西以 成都 為中心輻射周邊;
華北以 北京 為中心輻射周邊;
華中以 武漢 為中心輻射周邊;
正逐步建立一個以五大核心城市為中心,影響范圍輻射全國的,涵蓋銀杏種植與深加工的領軍的品牌。
公司計劃種植銀杏苗木2萬畝,珍稀特色苗木1萬畝,積極籌備掛牌上市,力爭于2017年掛牌新三板。
<\/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