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制品
海綿橡膠是一種多孔性的彈性體材料,通常又稱之為泡沫橡膠、發泡橡膠或微孔橡膠,它是具有孔眼結構的各種橡膠的總稱。ASTM D1055和ASTM D1056分別對膠乳海綿和干膠海綿進行了定義和分類,并制定了常規物理性能的測定方法。該標準定義這類多孔狀材料的孔眼應遍及材料整體,根據孔眼結構的不同,可分為閉孔(孔眼與孔眼之間互不相通)、開孔(孔眼與孔眼相互之間未被孔壁wq隔開,具有一定程度的連同性)和混合孔(兼有開孔和閉孔兩種結構)三種。據此,微孔橡膠主要bao括膨脹橡膠和海綿橡膠兩類。由于使用習慣的不同,國內的科技文獻中“海綿橡膠”的含義并未將泡孔的開孔和閉孔機構區別開。

海綿橡膠的制造方法
高壓模壓加工
髙壓模壓法制海綿橡膠一般分預硫化和終硫化兩個階段完成。(1)預硫化階段像傳統的干膠模壓硫化那樣,將含有發泡劑的膠料裝滿模腔,合模后在135?:L45°C下加壓預硫化25?35min,然后卸壓。由于模腔被膠料填滿,合模后模腔被封閉,隨著硫化的進行,發泡劑分解產生的氣體量增大,使氣泡內的壓強逐漸增大。卸壓時,由于外壓的解除,氣泡內的高壓使氣泡迅速在未wq交聯的膠料中膨脹,產生細小的閉孔海綿。膠料發泡膨脹率可通過配方設計以及調整硫化時間和溫度來控制。制品的最終尺寸和膠料的wq硫化在第二個階段終硫化時完成。
必須注意,在開模卸壓時一定要迅速、順暢、wq;模具的模腔壁要設計成15°的傾角,便于制品脫模;卸壓時平板硫化機的各部件活動要順暢,使膠料wq自由膨脹。如果膠料在膨脹的過程中受到阻礙,制品可能會歪曲或開裂。(2)終硫化階段將預硫化的海綿半成品放到烘箱或更大的模具內,在高于預硫化溫度15?25t的條件下再硫化6O?90min,使海綿制品wq硫化和膨脹, 穩定至最終尺寸。終硫化具體的溫度和時間由制品的厚度確定。
需要注意的是,海綿鞋底膨脹至最終尺寸是在首先階段完成,而第二段是將模壓后的海綿鞋底在100?121°C下熱處理10?24h,穩定尺寸。如果不穩定尺寸,在使用時制品會過分收縮而變形。

發泡劑的發氣量和分解速度
發泡劑的發氣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發泡劑wq分解所釋放出的氣體在標準狀態下的體積,單位為mL/g。發泡劑的分解速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質量的發泡劑單位時間分解釋放出的氣體量。由于聚合物本身并不改變發泡劑的分解機理,因此就可不在聚合物中測發泡劑的發氣量。通常是將發泡劑放人一定溫度的惰性分散劑(如DOP或礦物油)中'加熱一段時間'收集放出的氣體'繪制氣體體積(換算為標準條件下的體積)隨加熱時間的關系曲線,由曲線的斜率可得到該溫度下發泡劑的分解速度,分解wq后的氣體總體積除以發泡劑的質量就得到發泡劑的發氣量。發泡劑品種不同,粒徑不同'溫度不同'其分解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分解溫度低的發泡劑,其分解速度快;對同一種發泡劑,粒徑小,溫度高,其分解速度快。發泡劑的發氣量與分解速度影響泡孔的大小和結構,發氣量大,分解速度快,形成的泡孔大,開孔的概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