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專員的崗位職責:
1)制作公司每月的工資報表,按時發放工資;
2)薪酬數據分析及統計等工作,按時完成人工成本、人工費用的分析報告;
3)員工各類人事手續辦理,包括員工錄用、離職手續辦理、人事關系轉移;
4)辦理員工養老、醫療等公司規定的各類社會保險;
5)管理公司員工人事檔案資料并及時更新;每月編制公司人員分類表,離職率分析表;
6)負責公司員工勞動合同、勞務協議的簽訂;
7)制作保險繳納報表;
8)管理福利體系的日常事務;
9)按時完成人力資源部經理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職業要求:
教育培訓: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工作經驗:熟悉國家人事政策、法律和法規;熟悉薪酬福利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ˉ
薪資行情:一般月薪范圍在2500-7000元左右。在一般的民營企業,招聘專員月薪可能2500-3500元左右,而在較好的外企,一般招聘專員月薪有3500-5500元。ˉ
職業發展路徑:薪酬福利專員是在經理或主管的領導下,具體實施既定的薪酬福利體系、辦理相關程序。入職門檻較低,以后可以從事管理類工作,如人事經理或是晉升至薪酬福利經理等管理職位。
影響薪酬的因素大致可以分為組織的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大類。
外在因素影響工作薪酬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國家的政策和法規。組織制定薪酬政策時,必須考慮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
(2)勞動力或人才市場供求情況。供過于求時,員工不得不接受較低的薪酬:供不應求時,員工往往可以得到較高的薪酬待遇。
(3)當地生活水準。當地生活水準較高時,為了保證組織內員工的生活水平,組織必須適當上浮員工的薪酬。
(4)當地收入水平(市場薪酬水平)。為了穩定人力資源,留住人才,組織在制定薪酬時必須使員工的薪酬與當地收入水平保持相當。
內在因素影響工作薪酬的內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支付能力。即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濟實力。它往往與員工薪酬水平成正比。
(2)工作性質的差異性。不同工作的復雜程序、技能要求、工作強度或負荷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是組織確定薪酬差異的重要依據。
(3)員工情況的差異性。員工之間的工齡、年齡、文化程度、性別、專業技能等差異也是組織確定薪酬差異的重要依據。
(4)組織對人性的假設。如果組織把員工看成“經濟人”,組織的薪酬形式會采用經濟性薪酬;如果把員工看成“社會人”或“復雜人”,員工的薪酬形式就會更多使用非經濟性薪酬。
工資系統設計可采用如下方法:
采用級別工資制。工資設計有幾種不同的做法和思路,比較簡單的一個做法,就是根據級別來設計。比如說有10個職能部門,有30個職系,100個或者150個職位,但是整個級別就15個,工資系統就是按15個等級的工資系統,每一個級別,都給一個范圍,在哪個級別里,就用哪個級別的工資范圍來發工資。
績效導向
各種類型的薪資工資都要與員工業績或績效要素相掛鉤(績效要素,如技能、工作表現)。福利項目也可以與員工基本工資掛鉤或與某些績效要素掛鉤,如醫療保險、員工休假分別與員工個人的基本工資和工齡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