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排放標準的升級工作可謂貫穿了全年行業的發展,實現新的排放標準也是2017年內燃機企業技術攻堅的大方向。
盤點2016年內燃機行業發生的大事無一不與環保息息相關。
去年年初2016年第4號文件發布,國五排放升級實施進程確立,4月1日起,東部11省市實施國五標準;重柴全國國五2017年1月1日起實施;輕柴全國國五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然而國五還未wq實施,國六已經在準備技術。環保部、國家質檢總局于去年12月23日聯合發布《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國六”計劃分兩階段實施,“國六a”和“國六b”實施時間分別是2020年7月1日和2023年7月1日。這一消息的發布留給企業的時間十分緊迫。
顯示:浙江推進“機器換人”,計劃自2013年起5年間,每年實施5000個“機器換人”項目;安徽正抓緊推進“‘機器換人’十百千工程”;廣東、山東等地則都在自身具備比較優勢的產業領域大力推動“機器換人”。
機器人降低人工成本
業內專家稱,我國機器人制造技術日趨成熟,經濟結構轉型、用工成本高以及用工難等因素,共同推動各界對機器人勞動力的期待。
在深圳雷柏科技的生產車間,一列列機械手靈活翻轉。通過研發智能自動化體系,雷柏科技直接生產員工數量從十多年前的3200多人,減少到現在的800多人,每年節約大量費用支出。
各大柴油機企業已經開始布局國六。去年年初,濰柴在2016年商務大會發布了WP4.6、WP4.1、WP3、WP2.3四款小排量國六排放標準發動機;在2016內燃機展上,威孚高科、新風科技等企業就展出自主研發的滿足國六標準的高壓共軌產品;
2016年共完成柴油機銷售31.6萬臺的全柴動力,去年不僅自主研發了滿足車用國五和非道路用國四排放標準系列發動機,還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在同行業中率先啟動車用國六產品研發工作。
進入“國三”時代的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