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豆腐是特色傳統名點之一,屬于甜點,在川菜等菜系中都有此菜。主要用甜杏仁磨漿后加水煮沸,待冷凍凝結之后切塊而成,因形似豆腐而得名。但因制作的地區不同,制作杏仁豆腐的方法也有一定區別。杏仁為杏仁果的核仁,含有20%的蛋白質,不含淀粉,甜杏仁偏于滋補,有一定的補肺作用。
正確食用杏仁,能夠達到生津止渴,定喘,滑腸通便,減少腸道的功效,但過量服食杏仁(無論是苦或者甜)會引起中毒,故在食用前必須先在水中浸泡多次,并加熱煮沸。下面將介紹制作杏仁豆腐的幾種方法。

在中國除廣東、海南等熱帶區外的全國各地,多系栽培。主要分布于河北、遼寧、東北、華北和甘肅等地。野杏主產于中國北部地區,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地普遍野生,山東、江蘇等地也產。杏分布于在新疆伊犁一帶有野生。
主要特征有:
1、甘苦,必須用清水浸泡3天才能去除苦味。
2、苦杏仁在去苦味過程中杏仁味道會大量流失,因此無杏仁香味。
3、苦杏仁有微毒性(沖泡時需高溫熱開水沖泡,以去毒性)。
4、食療與甜杏仁相同。
5、杏仁油含量約49%,磨成粉后粉質比較濕。
6、因苦味重,食用的人不多,所以苦杏仁原料價格比較低廉。

杏仁分為甜杏仁及苦杏仁兩種。我國南方產的杏仁屬于甜杏仁(又名南杏仁),味道微甜、細膩,多用于食用,還可作為原料加入蛋糕、曲奇和菜肴中,具有、止咳、滑腸等功效,對干咳無痰、肺虛久咳等癥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北方產的杏仁則屬于苦杏仁(又名北杏仁),帶苦味,多作,具有、平喘的功效,對于因引起的多痰、咳嗽、氣喘等癥狀顯著;但苦杏仁一次服用不可過多,每次以不高于9克為宜。
中藥典籍《本草綱目》中列舉杏仁的三大功效:,清積食,散滯。清積食是說杏仁可以幫助消化、緩解癥狀;《現代實用中藥》記載:“杏仁內服具有輕瀉作用,并有滋補之效。”對于年老體弱的慢性者來說,服用杏仁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