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業界普遍認同進行掃描式的材料學分析是識別產品中物質存在的合理步驟2、通過供應鏈材料物質數據收集且傳遞給下游進口商,今后在工藝,原材料不變的情況下不需要做數據修改。3、通過材料學分析,減少需要進行檢測的材料和物質,將大大減少物質的控制成本。4、不需要檢測的材料和項目,在不同供應鏈層次中,都不需要檢測,將進一步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法規應對成本。5、法規符合兼容性強。面對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法規標準,通過材料學分析與供應鏈材料物質數據信息傳遞,將 “一勞永逸”。6、在于整個供應鏈建立“產品有害物質控制與法規符合評估系統——HENZ系統”,將有害物質控制的重點主動地放在產品的設計、生產等上游,而不是僅僅依靠下游的檢測來控制,這樣不但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產品可能帶來的有害物質超標的風險。
歐盟REACH檢測
一、歐盟REACH檢測是什么?
歐盟REACH檢測是歐盟法規《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是歐盟建立的,并于2007年6月1日起實施的化學品監管體系。它一個涉及化學品生產、貿易、使用安全的法規提案,法規旨在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保持和提高歐盟化學工業的競爭力,以及研發無害化合物的創新能力,防止市場分裂,增加化學品使用透明度,促進非動物實驗,追求社會可持續發展等。
REACH建立了這樣的理念:社會不應該引入新的材料、產品或技術,如果它們的潛在危害是不確知的。 根據歐盟REACH法規,具有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危險特性,而引起高度關注的物質,即為SVHC(高關注物質): (1)第1類,第2類致畸,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質,即CMR1/2類物質; (2)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的物質,即PBT物質; (3)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積性的物質,即vPvB物質; (4)具有內分泌干擾特性、或具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或具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積性但不符合2、3兩項的標準,同時有科學證據證明對人類或環境引起嚴重影響的物質。 隨著歐盟各成員國對REACH法規監管力度的日益加強,企業強烈意識到REACH法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