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陵墓前樹立銅獸(獅子雕塑、麒麟雕塑等)、墓碑和石柱的風尚在南朝十分盛行。據證,這一制度始于南朝的宋,逐步發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規范制度。南朝陵墓前的銅獸(獅子雕塑、麒麟雕塑)均為一對。按照制度,皇帝陵前的銅獸(麒麟雕塑、獅子雕塑),頭大而頸部略細,有翼有腳爪,頜下有長須垂胸,陵前右側的一座頭上獨角,左側的一座頭上雙角;王侯墓前的銅獸(麒麟雕塑、銅雕獅子),頭大而頸部短粗,有長舌垂胸,有翼有腳爪,但頭上無角。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1144_2873_zs.jpg)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0458_0504_zs.jpg)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0500_0732_zs.jpg)
目前留存下來屬于帝王陵的護陵麒麟有13處,這些麒麟的造型和后世之麒麟形象又有很多的區別。它不像明清時期的麒麟那樣繁復,而是以渾宏的氣勢、質樸的造型取勝。倘若我們將南朝帝王陵前神獸按時間先后進行排隊的話,當數宋武帝劉裕的初寧陵為開端。
宋武帝劉裕的初寧陵地處南京麒麟門外的麒麟鋪,陵前的一對護陵麒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目前已經過修復,仍顯示出氣宇軒昂、睥睨一切的氣概。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1143_3293_zs.jpg)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1142_6483_zs.jpg)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0457_0364_zs.jpg)
銅雕麒麟善聚財鎮宅,現今被廣泛運用到生活中。但麒麟雕塑并不是隨意使用,需根據情況、住宅方位等來擺放使用。根據風水文化,歸納出以下幾類使用擺放:
麒麟雕塑可催財升官:銅雕麒麟非常適合工作性質穩定的人擺放,特別適合在政府機關、公檢法、行政機關工作的公職人員使用。故可在辦公大樓、辦公室門前、辦公室里擺放麒麟雕塑。
麒麟雕塑可招子送子:在風水學中,麒麟還有旺后的作用,因此民間自古便有“麒麟送子”之說。故在家在對應位置擺放銅雕麒麟有招子功效.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1145_3194_zs.jpg)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1144_2873_zs.jpg)
![](http://zs1.img-/pic/137921/tongqilin/20160704080500_0732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