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起源于亞洲西部。西亞和西南亞一帶至今還廣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麥、野生二粒小麥及普通小麥粗山羊草。從小亞細亞到伊朗的中東地區,特別是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地區,是栽培一粒小麥和提莫菲維小麥最早被馴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敘利亞西南部和黎巴嫩東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麥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麥的起源地。普通小麥的出現晚于一粒小麥和二粒小麥,一般認為約在8000年前,起源于里海的西南部。

一般來講,高蛋白的硬質小麥往往是玻璃質的,低蛋白的軟質小麥往往是不透明的。透明度和硬度不是同一根本因素造成的,兩者并不總是相關聯。有時,wq可能硬質小麥不透明而軟質小麥卻是角質的,將全為角質粒的小麥濕潤,然后快速干燥,則該小麥變為粉質粒特征,而試驗前后小麥硬度基本不變。主產區: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省

中國從1996年起就對小麥進口實行配額管理。從2002年4月份開始,玉米、小麥和大米實行出口零稅率政策,提高了我國糧食品種的出口競爭力。小麥進出口增加,則與品種有關系,以較低價格向韓國等周邊國家出口飼料用麥陳麥(主要是春小麥),從美國等國家進口優質硬粒小麥。根據中美達成的協議,中國加入WTO,中國將在五年內將農產品關稅減至14.5%-15%,開放小麥等農產品進口,實施“關稅比例配額制”。到2006年,小麥配額應從200萬噸增加到930萬噸,私營部門最初應為10%。中國政a府力主在世界貿易談判中保留關稅配額
